本报讯(通讯员 李潇 郭淼)近年来,常州市天宁区消防救援大队监督员在检查中发现,很多单位员工面对消防器材“听得懂却不会用”,演练流于形式。为此,大队对火灾数据逐条剖析,把居民住宅、沿街店铺、小型厂房列为重点,先锁定乡镇(街道)负责人、社区网格员、物业经理等8类关键人群,再向银行、供销、农贸市场等行业延伸,形成“8+X”培训网格,确保最需要的人先学会。
培训不是知识灌输,得让大家真会用。基于这一理念,大队对宣传培训的内容、模式进行创新升级,精选灭火器使用、消防栓操作等6项基础技能,提炼出处置90%以上初起火灾的“硬功夫”,自编8类课件、9部示范片,统一题库与教具,让每一次授课都有统一标准。
培训过程被细化为“六步标准化”流程:线上5分钟微课预习、20分钟理论精讲、现场动作分解、分组实操过关、随机抽考、30天后线上复训,环环相扣。大队依托7个乡镇(街道)宣讲团,把课堂搬进广场、车间、商圈,再配套线上抽查、实地督导、随机抽考三级监督,杜绝“走过场”。
效果在实战中显现:常州万象城员工30秒用灭火器扑灭垃圾桶火情;天宁吾悦广场保安3分钟接好消火栓控制机房火点;开元名都酒店厨师用灭火毯盖住油锅,火苗瞬间熄灭……这些成功案例的背后,都是消防培训赋予的底气。
为了让培训力量持续放大,大队推出“1+1+N”裂变模式:1名宣讲团骨干+1名单位“明白人”+N名员工或居民,先精训“种子”,再层层带教。如今,从乡村社区到企业校园、商圈广场,越来越多的“明白人”活跃在一线,“消防独唱”正汇聚成全民参与的“社会合唱”,大队以系统化培训破解难题,让“不会用、不敢用”消防设备设施成为过去,为社会面火灾防控筑起坚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