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以青春之名,写就初心答卷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8月08日A03

日期:08-08
字号:
版面:第A03版:审判纵横       上一篇    下一篇

在法院这片镌刻着公平正义的天地间,有一群青年以信仰为灯、以初心为舵,在司法征途上步履坚定。我,便是这青春力量中的一员——一名入职三载的法官助理。

镌刻在法徽下的三年,从少年家事庭的温情脉脉,到民一庭速裁团队的风驰电掣,不同岗位的淬炼,让我读懂了司法的温度与力量,也写下了属于自己的成长答卷。

初入法院,少年家事庭为我推开司法实践的第一扇窗。每起案件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一个孩子的未来走向。翻阅成长轨迹,倾听邻里评价,探寻矛盾根源……法庭上,法槌落下是庄严的宣示;法庭外,耐心倾听、陪伴疏导,则是我理解“司法为民”最生动的注脚。那些孩子舒展的眉头,是我最初的职业慰藉。

后来接触建设工程案件,是对专业能力的严峻考验。厚重的卷宗里,合同条款、工程量清单堆积如山。我跟着法官逐字研读证据,为一个工程变更单的效力查阅海量法规,为质量争议反复请教鉴定专家。记得一桩大型工程纠纷,双方僵持不下。我和法官多次实地勘察,在钢筋水泥的细节里寻找突破口。当最终在调解协议上落笔签字的那一刻,我深刻领悟:复杂案件不仅要守住法律的底线,更要精准找到利益的平衡点,让司法成为化解矛盾的那把“金钥匙”。

如今在民一庭速裁团队,节奏快如绷紧的发条。每天十几起案件,分秒必争。这些看似邻里口角、小额借贷的“小事”,件件都连着群众心中的“大事”。面对争得面红耳赤的当事人,我学着耐心倾听诉求,在针锋相对中寻找那微妙的平衡点。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贴心的话语,往往能融化坚冰。我渐渐明白,速裁的“快”,绝非冰冷的效率至上,而是用简洁的程序和温暖的沟通,让矛盾在萌芽处悄然化解。

三年时光流转。从为孩子擦泪时的手足无措,到调解席上的从容淡定;从面对法条时的茫然困惑,到起草文书时的笃定自信。司法实践的熔炉,悄然褪去了我的青涩,熔铸出沉稳与担当。

未来征途,风雨或许兼程。但心中的信仰之灯不灭,守护法治的初心如磐。我愿继续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以专业传递司法的温度,以热爱守护法治的微光,让每一次努力,都成为支撑正义大厦的坚实基石。

(作者系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