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法治文化凝聚宿迁“最厚重的城市底蕴”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8月07日A02

日期:08-07
字号:
版面:第A02版:政法要闻·资讯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1版)他们在中心城区建成宿城宪法主题公园、宿豫民法典文化长廊等法治文化地标,巧妙融合法治理念与城市景观。依托现有公共空间资源,深化法治元素融入,先后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国家安全主题公园、运河法治文化带等各具特色、内容丰富的法治文化阵地。因地制宜建设“法治小院”“法治文化墙”“法治书屋”,使法治元素自然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空间。

宿豫区曹集乡曹家集以当地特色产业金银花为元素,建成全市首家社区法治驿站——曹家集“金银花开”法治驿站,将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引导群众申请办理法律援助20次,解答村民各类法律咨询110余次。

泗阳县将历经百年的骡马古街、御码头、张相文故居等非遗基地与宪法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国家安全主题馆、网络素养教育基地等串点成线,形成了立体式的运河法治文化带。泗阳宪法馆入选全省第八批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泗阳县运河法治文化带入选全省第三批大运河法治文化品牌项目。

孵化优质文化作品

让法治文化“活”起来

近日,宿城区项里街道拍摄了一部以真实调解案例改编的普法微电影《老王的调解室》,因贴近生活的情节和朴素真挚的情感,在社区引起强烈共鸣。

在法治文化建设中,宿迁市立足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聚焦育人化心,积极孵化、创作优质文化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法治信仰。他们深入挖掘本地历史中的法治典故、历史故事等,整理编印季布一诺千金、欧阳观诚信执法、管鲍分金守底线、施世纶清白自持等一批法治历史故事,让法治文化在历史传承中焕发时代新韵。加强“以案释法”典型案例征集,并作为普法教材向社会发放,目前累计发放10万余册。

该市还巧妙嫁接地方特色文化载体,赋予法治文化浓郁乡土气息与强大亲和力,将枯燥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法治淮海戏、苏北琴书、法治快板、剪纸等法治文艺作品,组织法治文艺宣传队深入田间地头巡演,让群众在乡音旋律中领悟法理人情。

烙画,以木为纸,以火为墨,木火交融,落笔生烟。宿城烙画尤以纯烙与淡彩技法闻名,被列入宿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宿城区积极探索将法律知识传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相结合的普法模式,将非遗载体融入普法内容,把非遗活动嵌入普法环节,请非遗传承人担任“普法使者”,让群众在体验非遗魅力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法律熏陶,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的有益结合。

宿迁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市仲裁委秘书长朱东升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市推出法治文艺节目、法治微电影等法治文化作品1000余件。其中,原创法治非遗视频《琴书法韵扬万里》获司法部微信公众号推送,3件作品入选省法治文化非遗作品云展播,7个作品在全省宪法公益广告征集评选中获奖。

构建IP普法矩阵

让法治文化“潮”起来

积极构建本土化、场景化、数字化的法治文化传播模式,宿迁市创新打造“一县区一IP”普法矩阵,通过特色化、场景化、数字化的法治传播模式,迎合新时代年轻人的兴趣喜好,推动普法宣传鲜活而富有创新性、潮流性,让法治文化“潮”起来。

该市注重深挖各县(区)地域特色,紧扣本土文化与法治元素,设计具有辨识度的普法代言人形象,打造“一县区一品牌”。沭阳县以虞姬为蓝本,精心塑造推出“沭司司”IP;泗阳县以意杨树、大运河浪花、古桃源桃花为元素,发布“法小S说法”IP品牌;泗洪县以泗州戏人物为创意,推出法治卡通形象代言人“洪通通”IP;宿豫区以司法神兽獬豸为原型,融合西楚霸王铠甲元素,推出“豫可可”IP;宿城区巧妙融合辖区独有的水韵蓝、生态绿等色彩,融入项王故里等标志性元素,打造卡通形象“宿小司”IP。

针对青少年、企业员工、农村居民等群体的不同需求,该市精心定制“靶向式”普法内容,组织开发差异化普法产品。宿城区司法局联合中小学校开设“法治微课堂”,通过情景剧、漫画等形式,解析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等问题;宿豫区开设“豫可可说法”“豫可可普法微课堂”等线上普法专栏,定期推送经典法律案例,不断丰富卡通IP文化内涵,开展《春风送法守护“她”权益》《开学法治第一课》等主题普法直播22场,累计吸引30余万网友在线观看。

宿迁市司法局还积极将IP形象融入微信表情包、抖音普法账号、普法视频、文创产品、线下打卡点等各类普法场景,推动普法宣传鲜活而富有创新性、潮流性。沭阳县组织“跟司司一起贴贴画”“民法典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系列主题活动,吸引超万余人次参与;泗阳县“法小S说法”普法志愿服务项目荣获该县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

融入红色文旅线路

让法治文化“红”起来

宿迁是英雄辈出之地,也是红色革命的沃土,红色文化源远流长。这里有朱瑞将军纪念馆、宿北大战纪念馆、雪枫公园、三台山国防园、宿北大战遗址公园,以及泗洪县大王庄新四军四师旧址、沭阳县青伊湖镇口头庄战役纪念馆、泗阳县程道口红色教育基地等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和众多值得打卡的红色地标。

为此,宿迁市以“法脉传承”为主线,依托红色旅游景点,成功打造8条红色法治文旅线路,把法治宣传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将红色文化所蕴含的革命精神、爱国情怀、纪律意识等与法治精神中的公平正义、权利保障、责任担当等融为一体,让群众在感受红色文化魅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教育。

宿城区依托朱瑞故居、朱瑞将军纪念馆等众多红色文化遗址,以红色文化为经线、法治文化为纬线,精心铺展红色法治景观的立体框架,系统梳理辖区红色景观、法治地标等特色资源,深度交织13处红色法治点位、3个省级法治文化阵地与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串联起“红色法治文旅”的城区线与镇村线,共同构成了“红法交融、双轴辉映”的沉浸式普法新矩阵,让红色基因与法治精神在景观脉络中自然流淌。

泗阳县发挥红色运河文化代表性城市优势,融合新时代文明教育基地昭忠祠革命纪念馆、程道口红色教育基地等红色印记基因,运用图文、造型、实物等形式,建立红色故事分享、革命故事情景表演等法治宣传阵地,最大程度地运用红色载体,让群众在陶冶爱国情操的同时,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

泗洪县利用大王庄红色资源,建设法治文化公园、崇法亭、法治文化墙等,将法治文化融入红色文化,开展“红色大王·崇德尚法”“幸福大王·法治相伴”等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律师、“法律明白人”走进景区讲述红色故事,弘扬法治精神。

与此同时,宿迁市还匠心打造红色法治文旅线主题宣传片,以光影艺术再现红色法治故事的精神内核,并创新采用“云端矩阵精准推送+线下场景多点展播”立体化传播路径,切实构建起红色法治文化全方位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