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三微警务”破景区治理难题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8月06日A06

日期:08-06
字号:
版面:第A06版:时 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无锡市公安局梁溪分局南禅寺派出所,这座扎根古运河畔76年的基层警务堡垒,始终以“金乡邻”的姿态守护着5.2平方公里辖区内的6.2万常住人口、1.3万暂住人口,以及年均3000万人次的游客。作为一级公安派出所,它先后斩获“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集体”“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等多项荣誉,用“三微警务”模式破解了景区客流多、老旧小区多、娱乐场所多、治安管理复杂的“三多一杂”治理难题。

党建引领“微治理”:红色引擎驱动平安建设

在南长街景区的“红旗号”游船上,一场特殊的党建学习正在进行。这艘承载着“千年运河、百年初心”红色教育专线的游船,串联起“南书房”、无锡机关工委旧址等党建阵地,将公安精神与历史文化深度融合。这是南禅寺派出所打造“红色教育+文化传承+忠诚警魂”融合模式的生动实践,通过实境课堂让党建学习更具感染力。

为凝聚治理合力,派出所创建“锡城红警、运河卫士”党建品牌,与一汽锡柴、古运河文旅公司等12家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创新“四联四促”工作法。在朝阳农产品市场,由民警、商户党员组成的“红枫义警”队每日巡逻;在南长街景区,警企联合执法队定期开展安全检查,今年已化解商户纠纷47起,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23件。

针对辖区老龄人口占比高的特点,派出所联合街道在谈渡桥社区打造红色健身步道、廉洁文化园等“红色打卡地”,唤醒居民参与治理的热情。82岁的老党员王杏娣主动加入社区调解队,她说:“派出所把党组织建在家门口,我们这些老邻居也能为平安出份力。”如今,辖区10个社区均建立网格党支部驿站,培育出“银龄巡逻队”等20支群众队伍。

警地联动“微团队”:多元共治绘就善治图景

“感谢民警和商户联防队,帮我找回了遗失的背包!”在南长街景区警务工作站,游客李先生领回失物时连声道谢。这个集指挥调度、纠纷调解、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工作站,正是派出所“1355”景区治理体系的核心枢纽——通过联席会议、联合执法、协商服务三项机制,联动政府、景区、商户等五方力量,今年已处理游客求助490余次,景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8%。

在老旧小区集中的塘南社区,“三级调解”机制让邻里矛盾迎刃而解。针对装修噪音、物业纠纷等“小微矛盾”,由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三老”调解队先行介入;复杂纠纷由社区民警联合司法人员调处;历史遗留问题则启动多部门联合化解。今年以来,该机制成功调解纠纷30起,化解率超98%,矛盾总量同比下降42%。

面对网约房、密室逃脱等新业态带来的治理挑战,派出所创新“警新相印”模式,组建由58名外卖骑手、快递员组成的“红盾骑手”网格员队伍。他们佩戴特制标识,既是反诈宣传员,又是隐患排查员,三年来累计提供线索136条,协助破获案件19起,推动辖区电诈发案数连续三年下降,降幅分别达22.8%、34.5%、41.8%。

聚焦群众“微需求”:民生警务彰显温度厚度

“小张警官又来啦,快进来喝杯茶!”92岁的独居老人李老太看到社区民警张逸尘,总会热情招呼。三年来,张逸尘和网格员坚持每日上门,帮老人买菜、倒垃圾、检查电路,用点滴行动诠释“在社区”警务的真谛。这是派出所深化“两队一室”改革的缩影——35名民警全部下沉网格,构建起“民警+网格员+微信息员”的精细化治理网络,今年已为群众办实事287件。

旅游旺季的南长街熙熙攘攘,派出所的“四快”机制让平安触手可及。针对游客遗失物品、儿童走失等“小微警情”,综合指挥室7×24小时调度,图侦、抓捕、处置三支战队快速响应,实现85%的小案当日破、90%的求助当日结。今年端午假期,民警仅用40分钟就帮上海游客找回装有证件的背包。

在“古运河平安驿站”,充电宝、雨伞、轮椅等便民物品一应俱全,这里不仅是游客的“暖心站”,更是警民互动的“连心桥”。派出所联合文旅公司推出反诈文创产品,游客参与安全知识问答即可领取,这种在地化宣传让50余万人次在游玩中掌握防范技能。正如南禅寺派出所所长袁愔所说:“我们要让游客感受到美景里有平安,平安中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