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作”竟是“连环套”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8月05日A08
日期:08-05
本报通讯员 张子逸 范成功
看似热心帮忙介绍“好工作”,实则步步为营设下“连环套”!近日,兴化市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涉案金额巨大的诈骗案,被告人徐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八万元。
2023年9月,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悄然拉开序幕。被告人徐某盯上了被害人伍某,信誓旦旦地承诺能为其谋得一份“好工作”。为了获取伍某信任,徐某可谓煞费苦心:他虚构了自己神通广大的人脉网并刻意隐瞒了自己征信不良的致命事实,更绝口不提通过小额贷款公司办理贷款需要支付高得离谱的手续费这一关键陷阱,精心编织了一个个谎言——一会是“母亲手术急需救命钱”,一会又保证“贷款半年后会自动转到我名下,跟你伍某再无瓜葛”。
在这些甜蜜而险恶的诱饵下,被害人伍某一步步踏入圈套,最终在徐某的“指导”下,通过小额贷款公司向银行办理了贷款。然而,谎言终究是谎言!超过16万元的贷款资金一进口袋,徐某便立刻现出原形:一大笔资金被用来填了高额手续费的无底洞,另一部分则被徐某用于偿还个人旧债,剩下的款项则被他毫无顾忌地挥霍一空。而这笔沉重债务最终却一分不少地压在了毫不知情的被害人伍某肩上!更令人发指的是,当贷款开始逾期,警报拉响,徐某的骗术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他利用自己注册的伪造微信账号,堂而皇之地冒充起银行工作人员,继续他的“表演”:谎称“贷款逾期导致你的银行卡被冻结了,得交钱解冻”,又编造“你的银行卡异常啦,得赶紧缴纳保证金”,再次从惊恐无助的伍某手中骗走了22万余元的血汗钱!
法院查明,徐某通过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虚构事实、处心积虑的隐瞒真相,如同编织一张无形巨网,合计骗取金额高达人民币38万余元!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最终,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8万元;继续向徐某追缴赃款人民币38万余元,发还被害人伍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