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徐诚:执行路上的“急先锋”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8月01日A05

日期:08-01
字号:
版面:第A05版:江苏法苑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张家宁

寻人、找物、查封、扣押、冻结……不是在执行,就是在去执行的路上,这是宿迁市宿豫区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徐诚奔走“执行路”的常态。

从2016年踏入法院大门,他在执行一线扎下根来,用脚步丈量民情,以专业破解僵局,靠温度化解坚冰。他用9年时间把“平凡岗位”干成了“责任标杆”,用实干诠释着基层执行干警的责任与担当。

勇挑重任 做执行一线的“主力军”

“执行案件每拖一天,当事人的权益就多一分损耗。”这是徐诚常挂在嘴边的话。

面对执行案件数量持续增长、执行环境日益复杂的挑战,他迎难而上,勇挑重任。仅今年上半年,徐诚共计办理执行案件220余件,是执行团队的中坚力量。

徐诚的电脑屏幕上总会贴上一张便利贴:待查控财产的账户清单、需线下核实的不动产地址、预约接待的当事人信息,甚至连去银行扣划都标注着“避开早晚高峰”。

这份对“精准高效”的执着,让他参与案件的实际执结率、执行到位率、法定期限内结案率等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局前列,背后是他对每个环节的“精打细算”。

执行案件中,最棘手的莫过于“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僵局。但在徐诚眼里,“没线索”往往是“没挖到点上”。

去年夏天,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陷入停滞:包工头老周带着十余名工人等着工程款,徐诚经网络查控与线下调查发现被执行人的账户并无财产可供执行。考虑到本案是典型的民生案件,且涉及农民工众多,徐诚没有因为案件陷入“僵局”而放弃,他把目光放在了被执行人近3年的涉诉记录上。

“小冀,你来看一下这份材料,被执行人曾起诉某公司索要施工费,但是案件刚立案就撤诉了,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徐诚当即调取相关卷宗,找到该公司的负责人开展调查谈话,并出示《协助执行通知书》,帮助公司负责人算清“法律账”,最终该公司负责人承认已经将该案的欠款转至被执行人提供的账户内。

徐诚趁热打铁对该账户采取冻结措施,并找到被执行人,摆证据、讲后果。最终,被执行人当天偿还了被冻结的2万余元,剩余款项也签下分期协议。

“有时候,案件的突破口就在案卷的细节里,在当事人的异常举动中,关键是要有耐心和一双‘火眼金睛’。”徐诚事后总结道。

刚柔并济 做传递温度的“暖心人”

“法律的刚性不容置疑,但司法的温度更能直抵人心。”徐诚的笔记本扉页上,始终写着这样一句话:“法理之内守底线,情理之中留温度。”(下转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