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办件2.4万张,为企业节省时间7000余小时;筛查员工1.5万人次,为企业排查风险人员300余人……这是如东县公安局联合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建成运行警务联动中心以来取得的一组成果性数据。
“‘26℃’,是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也是我们对辖区企业和群众的承诺——‘26℃温馨服务’。”如东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储开林告诉记者,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是南通沿海发展的前沿阵地,他们积极推行“内融外联、惠企安商”的“26℃护航”模式,通过源头控险的“雷达”、温馨直达的“套餐”和智慧无感的“监管”,努力做到让企业“投资放心、创业舒心、发展安心”,为如东向海图强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和优质的营商环境。2024年4月,如东公安联合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建成运行警务联动中心,以精细服务与智慧风控,为“向海发展”战略注入强劲公安动能。
“护企雷达”设阈值
源头控险精准高效
针对企业担忧的“空壳公司”“问题员工”“爆雷跑路”等风险隐患,如东公安创新性地在联动中心设置了“26℃风险阈值”预警机制。这并非物理温度,而是风险感知的智能警戒刻度。通过打造先进的风险识别模型,对入驻企业和员工进行动态筛查评估,特别是一些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公安部门会同相关政府部门提前介入干预,迅速化解矛盾、控制风险于萌芽。2024年5月,他们就精准预警并成功打掉一个流窜作案、以“网上招工”为幌子实施敲诈勒索的犯罪团伙,该团伙在侵害辖区一家企业时被一举抓获,挽回经济损失20万元。
“惠企套餐”破藩篱
服务集装省心省力
采访中,记者看到,警务联动中心彻底改变了过去公安服务“散装化”、企业办事“跑断腿”的局面,实现“集装统揽”。
在“一站式”窗口设立了综窗、涉企、查验3类窗口,集中办理涉企生产经营9项审批和户政等52项高频公安业务,企业员工无需再驱车30多公里往返县城。
如东县公安局政治处主任赵雪峰介绍,如东公安对内审平台优化流程,大幅压缩办件耗时,累计审批办件2.4万张,为企业节省时间7000余小时。同时,在警务联动中心开设VR体验区、“安全课堂”强化安防宣教,成立涉企纠纷调解站、“助企安全顾问团”,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既办好证照“小事”,更维护发展权益“大事”。
“过去办事跑县城耗时费力,各部门检查应接不暇。现在中心几分钟搞定业务,有事一个电话公安就来,让我们企业能心无旁骛搞经营。”江苏优嘉植物保护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富清说。
“智慧监管”全覆盖
无感模式无事不扰
5月14日下午,工作人员通过监控识别到一蓝色电动三轮车出现在南通施壮化工有限公司附近,疑似有盗窃钢管等材料的嫌疑。系统预警后立刻通知企业相关负责人赶往现场,将该人劝离。
如东公安联合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创新应用“智慧园区”系统,整合园区感知体系建设,运用先进技术,对园区内车、人、烟、气、温等要素进行全天候、全覆盖智能监测,实现“识车防闯入、识人防偷盗、识烟防火情、识气防泄露、识温防异常”的主动防控。
同时,首创“无感监管”模式,在警务联动中心配备公安警力6警6辅,并协调环保、应急、消防等部门各派驻1名专业人员,组成联合应急小组。同时,变以往多部门“高频次、轮番式”检查为依托视频巡检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打扰,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多年来,辖区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保持“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