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用“法”乡村治理焕新颜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7月31日A03
日期:07-31
近年来,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瘦西湖街道堡城村党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法”模式,强化农村党建核心引领作用,着力构建“治理依法、多元普法、调解融法”的社会治理生态,推动乡村治理迈向现代化、高效化。
治理依法
党建领航开创社会治理新局面
堡城村地处扬州核心景区,大运河旅游度假区沿线,自然风光优美。全村占地1.5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民小组,611户农户、2500多人口共同生活于此,勾勒出和谐的乡村图景。
村党委严格依照《网格化社会治理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将全村划分为5个网格,以“一心两委三机制”工作法推进治理。“一心”即坚持服务人民为核心,通过网格走访倾听民意,确保决策和项目精准对接村民需求,实现治理为民、靠民且成果共享。“两委”指村党委和村委会,村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保障党的方针政策落地,村委会强化自治功能,激发村民自我管理与服务的积极性。“三机制”包括:矛盾纠纷调解机制,设立“堡城村调解室”“家理说事室”,引入专业法律团队,提供法律咨询与援助,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
多元普法
构建提升村民法治观念风景线
堡城村党委注重提升“两委”班子法治素养,通过制度举措让班子成员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上作表率。同时,将法治宣传与法律服务、援助及政策指导相结合,通过宣传咨询、志愿服务、送法入户等方式,实现法律知识“零距离”传递。
为增强普法实效,堡城村推动“网格”+“警格”双向赋能宣传。村网格员与社区民警携手走访,通过拍摄视频、张贴海报、分发手册、“敲门行动”等方式,面对面解读反诈骗等法律法规,引导村民依法维权。此外,依托村网格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法律知识,拓宽村民学法渠道,显著提升其法律意识与素养。村党委还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组建“党员普法服务队”,推出“依法信访、为民解忧”志愿服务项目,引导村民守法维权。
调解融法
把握法情结合点筑牢和谐根基
在乡村治理中,邻里矛盾调解如同“减震坝”,而融入法律知识能有效提升调解效率与质量,为乡村稳定奠定基础。
近期,堡城村某组因土地界限模糊引发激烈争执。村网格员迅速联动微网格员、村民组长到场勘查,倾听诉求,理清矛盾核心。随后,村里联合辖区派出所与街道司法所,组织双方召开调解座谈会,最终促成双方自愿签订协议,平息风波,恢复邻里和睦。
堡城村在落实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时,遵循“简洁明了、易于遵循”原则,整理融合村民认同的“乡土智慧”。通过村民自主“提议”、集体“商议”,针对婚丧嫁娶、环境卫生、人情消费、封建迷信等领域修订村规民约,鼓励村民建言献策、凝聚共识,使修订后的村规民约更贴合实际、更具执行力,既提升了村民自我管理能力,也为构建文明和谐美丽的乡村新貌注入动力。
(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社会治理局 吴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