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黄轶:以铁之名,守护一方平安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7月30日A07

日期:07-30
字号:
版面:第A07版:警 星       上一篇    下一篇

“黄铁警官……”这样的称呼时常在耳边响起,扬州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施桥派出所社区民警兼户籍民警黄轶却总是报以温和的微笑,从不刻意纠正。在她看来,相对于姓名中容易被误读的“轶”,“铁”更接地气,更贴近寻常百姓。人民警察作为群众的守护和服务者,不就该有点铁的特质和秉性吗?“黄铁”,这个由辖区居民无意间“赠予”的别名,黄轶用日复一日的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了人如“其名”,让这一称呼在群众心中愈发响亮。

铁为刀:快斩难题

黄轶负责的辖区情况颇为复杂,其中扬子新苑是一个大型安置小区,拥有住房6606套,居民数量过万,还有20余家门面房分布其间。除此之外,施桥镇一个包含十三个村民小组的行政村汪家村,也在她的警务区管辖范围内。施桥地处城郊接合部,人口成分繁杂,租户数量多且变动十分频繁。居民们或许对诸多法律法规不甚了解,对自身的权利义务也一知半解,但他们心里都清楚,遇到困难时找人民警察准没错。

因此,黄轶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微信群里的消息也从未间断,前来警务站咨询政策、报案求助、反映各类问题的群众更是一波接着一波,警务站的台账本上密密麻麻记了一页又一页。面对这繁杂的工作,黄轶始终坚守“接警即处、到场即办”的原则,这种快速且扎实的铁腕作风,她一坚持就是十几年,从未有过懈怠。

哪个楼栋邻里之间产生了矛盾纠纷,哪家有老人独自居住、孩子留守在家,哪户商铺存在安全隐患……这些琐碎却重要的信息,在黄轶心里都有一本清晰的“铁账本”。无论事情多么千头万绪,到了她这里总能梳理得井井有条,处理问题及时又高效,真正做到了“片刻破难题,日解千家忧”,为平安建设的基层基础筑牢了根基。

铁为锁:守护平安

辖区内居民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相当一部分人文化程度不高,防范意识也比较薄弱,这就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因此反诈工作一直是黄轶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此,黄轶构建起了“线上+线下”的立体化宣防体系:线上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反诈知识,线下则定期入户走访、深入小区开展有针对性的反诈宣传,不断提升居民对保健品诈骗、金融诈骗、网购刷单诈骗等高发诈骗形式的辨识能力。

2023年以来,辖区内电诈案件的发案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了42.3%、68.9%,这样的成效离不开黄轶和同事们的努力。“锁扣得紧,贼才无机可乘”,从智能安防系统的完善到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黄轶用“铁”一般的严谨态度,为辖区居民锁住了一方岁月静好。

既然被大家叫作“铁”,那就要做一把万能的铁锁,以最忠诚、最可靠的姿态,保障辖区百姓的安宁、安全与安心!这是黄轶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她一直践行的准则。

铁为顶针:默默担当

小小的顶针,总是藏在针线活的背后,它以恒久不变的坚韧,保护着人们的手指,给针尾提供强劲的推力,帮助针线穿过厚实坚硬的材质,最终完成精美的缝纫。很多时候,黄轶就甘愿做这样一枚不起眼的顶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顶住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在社区治理的各项事务中,攻克那些出其不意的麻烦和困难,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利益、确保群众满意。

今年三月的一天,户籍窗口的民警遇到了一件棘手事。一位居民前来办理父子关系证明,可这对父子的户籍从来没有在一个户口本上,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也一时找不到了。这位居民便提出让工作人员手写一份证明并盖章确认,当被告知手写证明无效时,他顿时暴跳如雷。当时在窗口值班的是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姑娘,看到这样的阵势,又害怕又为难,委屈得忍不住哭了起来。黄轶听到动静后立刻赶了过来,她先安抚好这位居民的情绪,迅速查阅档案,很快就找到了当年提交的出生医学证明副页,上面父亲和母亲的身份信息一目了然,顺利为居民出具了父子关系证明,对方满意而归。

“再难的事,只要好好动脑筋总能找到解决办法”,面对这样的困境,黄轶自创了“双多工作法”。虽然辖区人口一直处于动态变更中,但人口信息始终保持及时准确,为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黄轶曾是国家垒球队队员,当被问及运动员生涯对现在工作的帮助时,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最大的优势就是体能好!”即使每天要处理十几项甚至几十项事务,从日常的警务工作到突发的紧急状况,她始终能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多亏了当年练就的‘铁’身板,即使一天下来觉得累了,稍微休息一下就又能满血复活。”黄轶笑着说。

那一枚枚闪耀着荣誉光芒的奖章——“优秀公务员”“建功标兵”“社区基础标兵”“扬州市三八红旗手”,正是对她“铁血丹心”的最好认可与肯定。而黄轶的工作常态,恰是“证铁”进行时,她将继续以铁一般的担当,守护着这方土地的安宁与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