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2002年高考凭着优异的成绩选择了理想中的军校,走上了从军之路,获评优秀共产党员、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2018年转业,加入人民公安队伍,现为淮安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徐杨派出所二级警长,负责案件、巡防、法治工作,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记三等功。
徐杨派出所辖区企业多、流动人口多、矛盾多,日均警情达50余起,一直保持高强度、快节奏的运转状态,对民警素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军转干部,陈冬时刻提醒自己:重新归零,重新起步,迅速完成从军人到民警的转变,争当一名群众喜爱的基层民警。因为不怕苦、能吃苦,一步一个脚印,陈冬很快适应全新的环境,成为派出所案件侦办的中坚力量。
去年5月,陈冬接到一条线索,辖区居民何某利用自己的银行账户为境外犯罪诈骗团伙洗钱“跑分”。陈冬立即对线索展开研判,但各种质疑随之而来,有人认为“就案办案”,将何某绳之以法即可,没必要扩线经营,增加压力和负担……“不能因为难度大,牵挂精力多,就放弃深挖打击、扩大战果,案子一定要办到底、办扎实!”案情分析会上,陈冬赢得了所领导和战友们的大力支持。陈冬带领团队盯案不放、全力以赴,转战多个省份,在一年的时间里摸清上游洗钱“跑分”架构、人员、分工等,接连将16名涉案人员抓获归案,并及时固定证据,形成完善的证据链。7年来,陈冬保持军人本色,主办刑事案件40余起,行政案件2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收到群众致谢的锦旗8面。
作为派出所民警,接处警是项基本功,接处警的好坏直接影响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陈冬认为:接处警是群众认识公安机关的一面镜子,能够照出民警的初心和群众的口碑。
今年2月,陈冬接到张女士的报警:儿子拿把刀将自己反锁在房间内。陈冬迅速赶到张女士的家中,了解到孩子在读初中,性格上比较内向,产生厌学的念头,不愿和家长作交流。陈冬觉得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家长一昧地管教不会达到好效果,就让张女士先冷静下来,自己隔门和孩子进行了四十多分钟的交流,最终孩子打开房门,将刀交给了陈冬。陈冬又单独规劝张女士,家长再忙也不能忘了关心孩子,从心理上抚慰孩子,要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下成长。事后,陈冬给张女士打了几次电话,张女士很欣慰地说:“儿子有心事也能跟大人讲了,注意力转向了学习,逐渐变得开朗和大方!”从警以来,陈冬规范接处警6000余起,其中重大复杂警情240余起,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法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去年初,陈冬经组织遴选,成为派出所的法制员,担起全所案件法制审查的重任,确保案件的“质量关”和“出口关”。因为每个民警的法治素养和办案实践不一样,客观上导致办案质量不一样。这就需要法制员站在依法办案、规范执法的角度上提出纠错意见,难免会得罪人。
今年4月,陈冬审核一起殴打他人的行政案件,办案民警先后三次呈报行政处罚,但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被陈冬“打”回三次,办案民警当场急了,认为陈冬有意找茬。陈冬严守底线不让步,坚决要求补齐证据后再通案研究处罚决定。
不久,该案办案民警高兴地来找陈冬:“案件当事人行政复议没成功,行政诉讼也被驳回了,我没有丢公安机关的脸,感谢你铁面无私、严格把关啊!”去年至今,陈冬审查案件310余起,提出整改意见近千条,均及时整改到位,深化了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
“基层公安民警就像一束光,照到哪里就要为哪里带去光明和温暖!”陈冬说,军营和警队都是大学校和大熔炉,不需要多好听的话语,需要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初心、守正前行,辖区平安祥和就是基层民警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