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吴中“三位一体”防控体系护水域安全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7月30日A06

日期:07-30
字号:
版面:第A06版:时 讯       上一篇    下一篇

苏州吴中区水网密布,湖泊河渠众多。入夏以来,亲水活动及岸边纳凉显著增加,溺水警情也随之增多。针对夏季防溺水的工作特点,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着力构建“地面巡查、空中守护、水上救援”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全方位筑牢水域安全防线。

联盟织网守岸线,千名“哨”护平安

“太湖风光虽美,但安全更为重要!请穿好救生衣,留意天气变化。”在金庭镇明月湾码头,民宿业主王先生正配合度假区公安分局金庭派出所民警,向游客发放印有“太湖水域安全须知”和紧急联系方式的提示卡,并仔细检查其救生装备。

这样的细致提醒与联合巡查,已成为金庭镇百里湖岸线的常态。作为太湖生态岛核心区,金庭镇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蓬勃的旅游业催生了400余家特色民宿。金庭派出所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变“管理对象”为“治理伙伴”,将全镇民宿业主凝聚成“平安联盟”。

今年夏季,针对亲水活动增多带来的风险,“平安联盟”功能进一步升级,重点强化水域安全防护。“我们将联盟志愿者划分成不同的责任片区,对太湖沿线、野滩险点、沟渠池塘等高危区域开展高频次、常态化的地面巡逻与值守,形成‘处处有人看、时时有人管’的巡查网络。”金庭派出所教导员刘岳介绍。

不久前,“平安联盟”志愿者张某在石公山太湖沿线巡查时,发现几名年轻游客无视警示牌,试图翻越护栏前往一处隐蔽野滩戏水。她立即上前劝阻,并通过联盟联络群上报位置。附近巡逻民警和志愿者迅速赶到,结合近期野泳险情案例耐心劝导近20分钟,最终成功劝离游客,消除了一起安全隐患。

据了解,金庭派出所“平安联盟”是吴中警方警民共护水域安全的缩影。目前,吴中分局沿太湖各派出所均已组建沿湖巡逻志愿队伍,覆盖186公里太湖岸线,累计吸纳5000余名群防群治力量,将守护范围从陆域延伸至水域,成为织密太湖安全网的关键一环。

科技铸盾强预警,“智慧天眼”瞰全域

“水深危险,请勿靠近!”在吴中区东山镇陆巷村外婆桥畔,防溺水智能预警系统感知到人员靠近危险水域后,立即发出语音警示,相关信息同步推送至辖区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大屏。

为弥补水域广阔带来的防控短板,吴中警方深化“智慧警务”在水域安全领域的应用,进一步织密防控网络。

今年以来,吴中公安分局东山派出所在外婆桥等5个太湖沿线关键危险水域布设了防溺水智能预警系统。该系统集成了高清红外感知、行为识别、高音警示广播和远程视频监控功能。通过设定电子围栏,一旦系统识别到有人进入危险区域,立即触发现场语音警示劝阻,同时将预警信息与实时画面秒级推送至派出所指挥室,第一时间调度附近巡防力量处置,实现“感知—预警—处置”闭环。

在智能预警基础上,吴中警方还创新构建“无人机方舱”空地一体勤务模式,在关键点位建设方舱基站。民警可根据季节特点、溺水警情分布等,灵活规划无人机自动巡航路线与时间。依托方舱实现一键起降、自动巡航,大幅提升对广阔水域、复杂岸线的动态监控覆盖范围与效率。

自防溺水智能预警系统与无人机方舱投入运行以来,已成功劝阻意图野泳、危险戏水人员120余人次。东山派出所副所长丁大勇表示:“我们通过智能感知、立体防控,在太湖边构筑起一道24小时水域安全电子防线,实现对复杂水域风险隐患的‘早发现、快预警、准处置’。”

联动聚力保畅通,“生命通道”争分秒

不久前的一个深夜,吴中公安分局情报指挥中心接到紧急警情:“寿桃湖有人落水,情况危急!”值班民警立即启动“微联动”机制,一键点调就近的木渎派出所巡逻警力、驻辖区内的苏州市青年蓝天救援队成员,并同步通知120急救中心。从接警、调度到多部门联动响应、成功送医,这场救援仅用时15分钟。

吴中区除浩渺太湖外,还有众多内河与景观湖,水域情况复杂多变,暗流、水草、船只等因素交织,溺水事件往往突发且救援窗口期极短。

为破解水上救援响应慢、协同难、专业要求高等难题,吴中公安分局创新建立警情处置“微联动”机制。分局情指中心接报水域救援警情后,依托高度集成指挥平台快速研判,对需专业增援的警情,值班指挥长可“一键”同时点调就近派出所警力、水警海事等职能部门及纳入联动体系的专业社会救援组织。

“接到指令后,我们会迅速集结队员携带专业装备赶赴现场,配合民警实施精准救援。”苏州市青年蓝天救援队副队长赵维康介绍。

“联勤联动机制有效整合了分散的救援资源,实现了溺水警情指挥调度的扁平化和精准化,为溺水警情构建起一条高效畅通的水上‘生命通道’,切实提升了响应速度与处置能力。”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陆君谊表示。“微联动”机制运行以来,吴中警方高效处置各类溺水及水域被困紧急警情,平均响应时间缩短40%以上,救援成功率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