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9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沛县大屯法庭“法理+乡情”织就护残权益网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7月15日A08

日期:07-15
字号:
版面:第A08版:开 庭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A版)

然而,当调解进入实质补偿协商阶段,分歧再现:张某虽同意给予一定补偿,但坚决拒绝承担李某主张的分居期间全部医疗费、护理费,而李某则坚持要张某补偿。调解一时陷入僵局。

温情破冰 民约风俗唤初心

面对此情形,调解团队没有放弃,转而深入挖掘情感和道德资源:法官巧妙援引本地倡导的“患难与共”“互帮互助”的村规民约和尊老扶残的善良风俗,引导张某回顾八年婚姻中双方共同经历的困难,体谅李某两年多来在分居状态下独自承受病痛与情感孤寂的双重煎熬。人大代表则引导双方回溯当初相识时乡亲们的真诚祝福与帮扶,以及共同度过的那些充满温情的岁月片段,重新唤起彼此间残存的情谊与感恩之心。在多方不懈的情感疏导和法理、情理、德理的交融努力下,双方的心结逐渐松动,态度开始转变。最终,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张某与李某自愿离婚;张某同意给付李某补偿费用4万元,并当场履行完毕。

“多亏了法官的坚持,加上人大代表和司法所工作人员一遍遍耐心地给我们讲道理、做工作,才帮我们解开了疙瘩,谢谢你们!”李某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大屯法庭通过构建“法庭+司法所+人大代表”联动调解网络,将法治刚性、乡情柔性、民约韧性深度融合,在法理与情理的平衡点上,在村规民约与善良风俗的交汇处,迸发出化解复杂家事矛盾、切实保障特殊困难群体权益的强大力量,为类似纠纷提供了可借鉴的温情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