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9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通州湾“夏季行动”有雷霆也有温情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7月15日A06

日期:07-15
字号:
版面:第A06版:审判纵横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陈坚 本报通讯员 王谦政

“出发!”随着南通通州湾示范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科的一声令下,夏季集中执行行动在该院拉开序幕。行动中,执行干警坚持“情与法”相结合,既有雷霆手段,又不失温情,再结合人大代表在现场与当事人间的沟通、交谈,促成多起交通事故纠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等涉民生案件得以实质性化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父亲生病已经很严重了,为什么还要来找他?”在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中,因被执行人宋某驾驶摩托车不慎与申请执行人施某一家发生碰撞,导致施某一家受不同程度的损伤,后经法院判决宋某需向施某一家赔偿6万余元。但判决生效后,经网络查控宋某名下并无财产可供执行,其本人也以生病为由拒绝履行还款义务。

“你父亲生病了,我们是理解的。但毕竟他把别人撞伤了,相应的赔偿责任并不能免除。我们今天过来,看看能不能商量出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面对被执行人宋某女儿的不理解,执行干警耐心地做着解释工作。

随着交谈一步步的深入,宋某及其女儿的抵触情绪渐渐消弭,表示既然法院已经作出了判决,该承担的责任他们也不会抵赖,只是履行方式上希望对方能再宽限一些。

执行干警随即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将相应的情况进行了释明,并征询其意见。经过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沟通协调,双方均放下成见,申请执行人同意只要对方支付4万元一次性了结,被执行人宋某的女儿当场代其父亲向对方转账4万元,双方握手言和。情理法的交融,终使得双方积怨得以化解。

“法官,那是我们的血汗钱啊!”一个多月前,因一个工厂经营不善而被拖欠工资的20余名工友来到通州湾示范区法院,他们手中拿着生效文书,眼神中充满着焦急与期待,希望法院能帮他们要回这多笔被拖欠的工资。

执行立案后,执行干警迅速行动。在执行调查过程中,一条关键的线索浮出水面——该工厂在外有应收账款债权!

执行干警不敢有丝毫懈怠,当日奔赴某家居用品公司核实。经过确认该笔债权存在后,执行干警随即向该家居用品公司当场送达相关文书,成功冻结了该笔债权。

很快,该家居公司陆续将货款汇入通州湾示范区法院账户,20余名工友的工资也绝大部分得到清偿。剩下的少部分尾款,某特工厂的经营者沈某承诺会分期支付,工友们也对沈某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的态度表示认可。集中行动当日,工友们再次齐聚通州湾示范区法院领款,昔日的愁容终变为了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