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基层服务站点 做优基层服务品牌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7月14日A04
日期:07-14
本报讯(通讯员 施舒婷)7月2日,南通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葛重兵、秘书长祁学华、《南通法苑》编辑部主任孙杨一行赴南通市海门区调研。他们先后赴正余镇产业链法学服务站、余东镇富民村少数民族法学会工作站、区“道交一体化”平台法学专家咨询工作站现场,并听取相关基层站点建设情况介绍。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法学会会长姜勇汇报了海门区法学会抓好法学研究、法治实践、法治宣传、人才培养等工作情况。
葛重兵建议,建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做优法学会基层服务品牌,不断提升法学专家履职实效。省委政法委把法学会服务站点“双进工程”(法学专家进驻综治中心、基层服务站点)确定为政法惠民十件实事之一。海门要发挥全省首创“法学专家挂钩区镇”制度优势,认真总结法学专家“下基层、听意见、解难题”取得实效,为南通、乃至全省积累更多经验。要发挥法学专家在服务党委政府重大决策论证、重大立法咨询、重大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等方面优势,压实“周五有约”等制度性安排落地落实,以实际成效推动海门法学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姜勇表示,海门区法学会要发挥基层服务站点优势,满足群众法治需求;发挥党建联盟工作优势,打响“东洲法学”品牌;发挥法学专家“智库”优势,提升法律保障水平。发挥29人法学专家队伍作用,深化“法学专家挂钩区镇”制度,常态化开展“周五有约”,坚持常务副会长召集、法学专家“会诊”模式,推动“接待+化解”衔接机制落实,以实际行动助力信访工作法治化。发挥全国立法联系点(海门)法学专家服务站作用,推荐法学专家提供法律咨询、参与立法调研、服务立法活动,为立法事业贡献海门法学会智慧。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敢打头阵,积极参与“苏超”、招商、风险评估等中心工作,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优作为推动工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