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0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守护“绿水青山”的履职答卷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7月11日A01

日期:07-11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夏日的南京老山,层林尽染;蜿蜒的滁河之畔,成群的候鸟掠过水面,在司法守护下自由翱翔……

浦口区拥有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滁河湿地、绿水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等生态资源,是长江大保护的重要节点。6月5日,世界环境日,浦口检察生态公益保护工作点在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观测站正式启用,向公众展示了十年来以公益诉讼守护“绿水青山”的履职答卷。

自2015年公益诉讼检察试点以来,浦口区检察院通过深化“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模式,在长江岸线修复、滁河流域跨区域司法协作、候鸟迁徙廊道保护等领域推动生态修复、法治教育、科研监测、公益诉讼调查等功能深度融合,并通过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督”专项行动,初步实现了从“个案办理”向“系统治理”、从“事后追责”向“前端预防”,推动形成了“惩治—修复—预防”的保护闭环,逐步构建起以南京老山生态公益保护、滁河流域司法协作、候鸟迁徙专项行动为支撑的生态环境检察体系。

从“獐宝案”到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

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老山生态

“南京绿肺,江北明珠”。老山是江苏省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陆生生物物种占全省47.66%,素有野生动植物“基因库”之称。

2019年,老山深处发生“猎捕幼獐案”,嫌疑人猎杀4只獐子幼崽,提取幼獐胃部的獐奶制成“獐宝”。獐子,别名河麂,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据江苏环境科学监测机构监测统计,原本老山森林公园偷猎点区域范围内野生獐子只有14只,4只幼獐被猎杀后,剩下10只都是中老年群体——猎杀给獐子种群带来的是毁灭性伤害。

“办理此类涉野生动物案件,生物多样性损失怎么算?谁来修复?”浦口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李昱霖向记者介绍说,为解决精准量化生态损害难题,当时浦口区检察院在全市首次委托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引入生物多样性损害司法鉴定,确认4只幼獐的生物多样性价值为16万余元,并据此提出赔偿诉求。

案件办结后,浦口区检察院联合生态环境局、老山林场等12家单位,在老山成立“生态公益保护联盟”,形成了“司法鉴定—损害评估—修复监督”全链条保护模式。

2020年,浦口区检察院与南京市检察院通过“刑事起诉+民事公益诉讼”一体履职,办理了一起王某非法采矿案,老山联盟成员单位协同修复受损山体2万多平方米。该案入选最高法指导性案例、最高检督促整治非法采矿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据了解,近三年来,浦口区检察院办理污染环境、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犯罪38件58人,立案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16件,追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200余万元。

如今,老山森林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内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红外相机拍摄的野生动物画面不断变换。“截至目前,老山已经记录的物种多达2083种,中华虎凤蝶、仙八色鸫等生态名片种群不断扩大,生物家底愈发丰富了,这是对浦口检察机关守护生态绿的最好诠释。”浦口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赵倩园介绍说。

从“单打独斗”到“全域共治”

促成构建滁河流域司法协作机制

浦口南临长江,北枕苏皖交界处的滁河,浦口区检察院也曾因办理跨省污染案件陷入“僵局”。

“嫌疑人跨省运输、贮存危险废物,取证难,协调修复被污染的土地更难。当时我们迫切需要打破‘各扫门前雪’的困局。”参与办案的检察官助理周鑫记忆犹新。2021年,浦口区检察院办理的首例危险废物跨省污染异地修复公益诉讼案件,嫌疑人在浦口辖区内非法收购废机油运至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造成周边土壤污染。

“修复污染土地的公益诉讼请求可以提,但跨省修复效果难以得到保障。”周鑫说。为确保环境污染修复方案的可行性,浦口区检察院多次联合南谯区检察院以及南谯区生态环境分局到现场查看,历时半年多,最后确定由南谯区检察院委托南谯区生态环境分局对污染地开展异地修复评估,成功保障了公益诉讼目的的实现。

从“单打独斗”到“全域共治”,这起案件的成功办理,促成了苏皖两省三地七家检察机关滁河流域司法协作机制的建立。五年来,这一机制不断升级:开展入侵物种联合整治,建立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明党参跨区域保护网络,举办滁河流域司法协作交流现场会等。

2022年,针对外来物种福寿螺入侵问题,苏皖两地检察机关同步开展“清螺行动”,守护界河生物安全。2024年,浦口区委政法委牵头联合开展跨区域建筑垃圾违法倾倒整治行动,构建省际协同治理网络。当前,浦口区检察院正在牵头开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明党参专项保护行动,有效维护地区生物多样性。

从长江到伊犁河的“万里守护链”

搭建候鸟迁徙路上“检察驿站”

江苏省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核心区域,位于南京市浦口的绿水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候鸟停歇、补给和越冬的重要栖息地。浦口区检察院与新疆伊宁市检察院是结对共建单位。2023年,在新疆伊宁市检察院交流的浦口区检察院干警周鑫,在参与办理伊犁河国家湿地公园芳草湖环境污染案件中发现,芳草湖周边污水处理厂污水外溢,污染水环境,国家湿地公园内长期存在非法捕捞现象,禁用渔具严重威胁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疣鼻天鹅生存,多次出现疣鼻天鹅被渔网困住的情形。

周鑫协助伊宁市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履职,协调各部门从城镇排水管网建设、野生动物保护等多领域共同治理,以多部门常态化保护,让疣鼻天鹅“安居乐业”。如今,芳草湖重现“水草丰美、万鸟翔集”景象,成为迁徙路线上的重要中转站。

伊犁河国家湿地公园芳草湖环境污染案件的办理,为浦口检察院揭开了候鸟迁徙司法保护的新篇章。浦口区检察院依托南京林业大学专家论证,与伊宁市检察院针对145种共有迁徙鸟类,建立起“从长江到伊犁河”的万里守护链,在伊犁河湿地建立“候鸟驿站”,为候鸟提供栖息保护。

据了解,如今,这种以鸟类为自然信使的协作模式,已扩展至山东等迁徙廊道重要节点,形成覆盖全国生物廊道的司法保护网络。正如迁徙候鸟连接不同生态系统,检察机关的协作网络也正在打破地域界限,构建起“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

“生态保护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浦口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毛志成站在老山观测站,身后是绵延的青山与奔腾的滁河。他表示,浦口区检察院将深化与高校的合作,探索“碳汇补偿”等新型修复方式,让每一起案件都成为生态文明的法治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