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戴超
走在苏州的街巷,曾经乱停乱放的马路变宽敞了,占道的烧烤摊搬进了整洁的夜市,犄角旮旯的卫生死角焕然一新……今年以来,苏州城管以“绣花功夫”开展治乱提质专项行动,235个治理项目同步推进,截至目前,已完工71个项目。
乱点清零 击破“城市顽疾”
吴江区江陵街道与吴中区交界的28.56亩地,曾是报废车、集装箱扎堆的“管理盲区”。通过减占道、减乱象、减隐患、减污染“四步走”,苏州市城管部门牵头集中清理长期堆放的报废车辆、集装箱等,累计清运大型集装箱6个、废旧电缆68捆、二手报废车163辆、变电箱226个和建筑垃圾600吨,拆除临时搭建400平方米和无手续围墙390米。同时,与吴中区城南街道联合清理集装箱130个、废旧汽车20辆和大型地磅1个,通过“深度清洁”区域环境焕然一新。
平望镇横港路的夜市曾让居民头疼:每到夜间,20多个摊位像候鸟般占据道路,汽车在摊位间艰难穿行,烧烤油烟直窜居民楼,油污水渍在路面画出“地图”。今年,平望镇综合执法和安监办将这里列为治理项目,在老广播站地块打造了“莺湖夜市”,4月上旬正式“亮灯”,80余个摊位配套水电管网、卫生间、遮雨棚等设施。
“以前在横港路摆摊,总担心油锅被撞翻,现在有了固定位置,生意做得踏实多了!”卖了10多年炒面的摊主靳师傅笑着说。据悉,苏州市已实施乱摆乱卖治理项目52个,新增设置疏导点190余个,引导3600名流动摊主进驻经营。
民生升级 群众幸福“升温”
“有了这个自产自销疏导点,我买菜都方便了,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蔬菜!”昆山市淀山湖镇的李先生开心地说。盛夏正是蔬菜瓜果上市的旺季,昆山鼓励各区镇设立季节性疏导点、自产自销疏导点,截至目前,共设置20处,可容纳摊位390个,既解决了农户占道售卖的问题,又满足了市民的购买需求。
姑苏区人员密集、车流量大,停车曾是困扰居民和游客的难题。平江悦停车场位于苏城大道以北、江天路以东,原为闲置地块,占地约8300余平方米。姑苏区通过改造,将其盘活为临时停车场,设置了284个停车泊位,为前往苏大附一院总院和城市生活广场的市民提供了便利,也有效减少了道路违停现象。
今年,苏州市实施乱停乱放治理项目69个,除了增加车位供给,各地城管执法人员还与交警联动,通过劝导和执法相结合,维护道路交通秩序,让市民出行更顺畅。
全民动手 共“绣”和美家园
“主要就是做一些门口的卫生,作为观前街的商户,以后也会做好门口的‘三包’。”姑苏区全民“大扫除”活动现场,商户孙明利主动参与进来。今年3月31日,苏州市城管局联合多个部门启动“垃圾不落地 苏州更美丽”专项行动,开展“爱苏州净苏州”全民大扫除、市民“随手拍”等活动,带动商户、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
6月以来,姑苏区聚焦“精细、精致、精微、精雅”目标,深入开展“大扫除”“大走访”行动,已排查问题清单1456个,整改1448个,清理垃圾超600吨,1440余家商户和众多居民参与其中,真正实现了城市环境共建、共治、共享。
围绕“一月一主题”,苏州城管部门还组织净山行动、“有轨同行践时尚之约”巡回宣传、“垃圾去哪儿观察行”等活动,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让更多人加入到守护城市美的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