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0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31位农民工的血汗钱有了着落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7月04日A02

日期:07-04
字号:
版面:第A02版:政法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刘红娟 徐艳秋

本报记者 王晓红

7月2日上午,连云港市连云区法院徐圩法庭调解室内,法官、人民调解员、双方代理人仔细地核对信息,工人代表吴师傅郑重地在调解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拖欠30名农民工两年多的工资终于有了着落。

索款无果,31个案件涌入法院

2019年,上海某公司总承包徐圩某工程后,将该工程的土建施工分包给了案外人李某和封某。2023年3、4月份,李某玉等人受雇于李某至该工地从事劳务工作,其间工人牛某负责考勤并签字确认《2023年工人日工资表》,详细记载了包括李某玉等31人在内的39名工人的工作天数、工资标准及工资总额,31人工资从几千至几万元不等。

工程结束后,李某玉等人多次索要工资未果,遂至相关部门反映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徐圩新区清欠办向上海某公司发送了督办单,要求其对拖欠工资问题立即进行核实并尽快支付。上海某公司以项目部已经足额支付工程款项、发包单位工程款未全额支付为由拒绝垫付。李某、封某也拒不配合解决。无奈之下,李某玉等人向法院递交诉状。

以判促调,示范裁判显成效

收到起诉材料后,徐圩法庭法官第一时间向当事人及徐圩新区清欠办了解案件情况,并在征得所有当事人同意后,将案件委派给由书记员转岗的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并由专业法官指导调解,但仍未调解成功。

鉴于该批案件涉案人数众多,承办法官决定发挥示范性判决作用,以判促调,对其中一个案件快速立案并安排开庭审理。被告李某拒收传票,为了能够尽快查明事实,公正裁判,送达人员下班后,亲自上门成功送达,并最终判决总承包上海某公司承担支付责任。判决生效后,上海某公司主动履行了支付义务。

批量调解,多部门联合解难题

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承办法官邀请徐圩新区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该案调解,就相关政策、法规向双方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并对上海某公司进行了风险提示。经过1个多小时的沟通谈判,双方就支付金额、付款方式、付款时间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上海某公司同意先行垫付欠付的30名农民工工资合计199349元,双方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法院根据双方的申请,出具了民事调解书。至此,31名农民工欠薪信访事项得以妥善化解。

本次批量调解是连云区法院徐圩法庭深入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的生动实践,也是“示范判决+批量调解”机制的有益探索。近年来,徐圩法庭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立徐圩新区人民法庭调解工作室,倾力打造“圩枫化雨”调解品牌。两名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专业能力过硬的员额法官一对一指导,同时,将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律师、各类专业组织等请进来,充实调解力量,大大提升了先行调解成功率。

连云区法院将始终秉持“如我在诉”的理念,用心用情办好每一起关系民心向背的“小案”,切实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