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越千里 盛开团结花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7月04日A01
日期:07-04
本报讯(通讯员 姚琳 记者 张旭)“同学们下午好!我是来自新疆伊犁的检察官加娜尔,也是你们的老乡!”一句亲切的哈萨克语问候,瞬间温暖了数千公里外求学的游子心。6月底的一天下午,扬州市邗江中学新疆班的课堂上,迎来两位特殊的“家乡老师”——正在邗江区检察院挂职锻炼的新疆新源县检察官加娜尔·麦力克和地拉日·吐斯别克。她们以“法治护航青春路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为远离家乡的学子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双语法治课”。
加娜尔的开场白,用熟悉的乡音瞬间拉近了距离。课堂上,她熟练切换普通话与哈萨克语,将法律知识娓娓道来。解读“刑事责任年龄”时,她结合去年引发广泛关注的“邯郸霸凌致死案”核准追诉程序,用贴近的语言让抽象的法条变得生动可感。在预防性侵环节,精心设计的10个生活场景引发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和踊跃发言,关于“身体边界”的互动问答,让严肃的普法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地拉日·吐斯别克则动情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作为一名接受本民族语言教育成长的检察人,她坦言,自己曾因国家通用语言能力不足,而在学习和工作中面临诸多挑战。“我多么羡慕你们,能在邗江中学这么好的环境中系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和英语!”她真诚的话语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她顺势引导大家思考:“我们中华民族凝聚起来要实现什么?”当学生们齐声回答“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时,课堂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堂跨越千山万水的双语法治课,不仅用乡音为远行的天山学子解答了法律困惑,为他们披上了坚实的“法治铠甲”,更在他们年轻的心田里,深植下民族团结的根苗与尊法守法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