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江景轩 鲁腾飞
政务服务窗口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近年来,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持续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改革,推出“一企一策精准办、高频事项网上办、定制窗口专项办、并联服务协同办、警“馨”服务悦心办”五项举措,为企业纾困解难、赋能增效,为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公安动能”。
“一企一策”精准办
打造“最懂企业”好口碑
在自贸区南京片区的一家智能制造企业厂区内,印有“江北新区公安综合服务流动窗口”字样的白色车厢成为一道风景线。“我们员工不用请假出厂区,只需利用工作间隙,就能到流动服务车上现场办理护照,真的很方便。”企业境外项目负责人说。这是江北新区警方优化升级警企联络机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的缩影。
聚焦南京江北新区打造“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公安分局政务服务管理大队通过打造“江北易办”党建联盟,主动“搭台”了解企业所需所盼,充分发挥自贸区警务Mall、派出所“综窗”和流动服务车“就近办”“上门办”优势,高效解决企业难题,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结果,形成工作闭环。两年来,大队已开展服务企业专场活动30余次,更多新区企业在“家门口”感受到了公安政务服务的便捷,“好口碑”印证“好环境”,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江北。
高频事项网上办
“云端”快办跑出加速度
“从内蒙古线上申请到拿证仅用2个小时。”“38万张通行证零跑腿办结。”2019年,南京江北新区警方率先实现企业普通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证线上申请、自行打证,这项“不见面审批”的服务范围目前已达全国28个省,惠及600多家企业、8000多辆运输车辆。“在此基础上,我们搭建了信用审批体系,通过大数据为企业‘画像’,实现审批效率与监管效果‘双提升’。”公安分局政务服务管理大队负责人介绍道。
早在2022年,大队就建成南京公安首个集成式网办中心,以科技赋能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针对特种行业生产原料购买、运输许可等高频事项,大队组织多场网上办理专题培训会,民警深入企业讲解平台操作流程,确保企业熟练掌握网上申请相关事项。如今,大队网办中心不断推动落实跨省跨市政务服务,涉企服务网办事项32项、网办率达98%,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定制窗口专项办
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2024年,南京江北新区一家酒店由于特殊情况未能达到办理行业许可证的条件,无法正常开业经营,于是找到江北新区分局政务服务管理大队“办不成事”窗口求助。大队秉持“事不过夜服务、永不简单说不”服务品牌,对企业遇到的特殊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发现此类问题影响着多家新区企业。为了减少企业因无法经营带来的损失,大队协调分局合成服务中心,联动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建设与交通、行政审批等部门共同会商“破题”,形成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依法依规为企业解决办证难题。
记者了解到,政务服务管理大队“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是为解决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疑难杂症”而专门设立的,其作用就是帮助企业、群众打通办事堵点、难点,推动“办不成的事”能办成、“难办的件”不拖延,让在新区发展的企业更加安心、放心、定心。此外,江北新区警方还依托出入境审批“境捷专窗”,为企业“出海”对外发展提供便捷服务。
并联服务协同办
“打包式”服务再升级
大学毕业后,小陈选择留在南京发展,目前在南京江北新区某企业任职。因其名字略显女性化,他一直有意更改。然而,想到更名后还需奔波于多个部门更换各类证件,觉得颇为繁琐,故而迟迟未采取行动。最近,小陈在南京江北新区市民中心三楼公安政务服务窗口办事时,通过与小陈的交流,民警了解到了他关于变更姓名的意愿及所担忧的问题,于是向他介绍了公民个人身份信息变更更正“一件事”联办的相关事项及流程。
“真没想到,现在公安政务服务这么方便,为自己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小陈在窗口一次性提交了社会保障卡换发、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以及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变更申请,十分轻松地办理了各项手续。从2024年10月起,江北新区警方积极落实“一件事”改革,申请变更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民族、性别五个项目时,公安窗口可同时提供南京市范围内的社保、医保、不动产等十二个事项联办服务,“一堆事”一次性搞定,江北新主城更加宜居宜业。
警“馨”服务悦心办
有态度也有温度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止境。”公安分局政务服务管理大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了警“馨”服务队这支“娘子军”。今年3月份,警“馨”服务队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将流动服务车开进企业生活区,为企业在职和退休的职工“零距离”答疑解惑,宣讲公安政务服务业务。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警“馨”服务队坚持“上门服务”,让暖心服务走入千家万户。
警“馨”服务队成员立足岗位不断创新,研究应用“一拍多用”功能,实现三项业务照片“只拍一次”,进一步缩短了办证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自2021年成立以来,警“馨”服务队为企业、社区、学校等上门办证累计300余次,帮助解决222名安置人员户口难题,收到企业和群众送来的锦旗40余面、感谢信20余封,成为公安政务服务的一张“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