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1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绘就法治“三原色” 激活调研“青动能”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7月01日A01

日期:07-01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2024年以来,滨海县法院坚持“调研是更高层次的审判”理念,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将司法调研作为破解实践难题、提升审判质效的“金钥匙”,成立“三原色”青年法学社,构建“全员参与、全程融入、全面转化”的调研工作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厚植法治根基。该院“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于今年顺利通过复评,被省法院表彰为“全省优秀法院”,并于今年4月被确定为“省法院调研工作基层联系点”。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调研工作的强力支撑。

涵源:锚定司法调研“方向标”

“‘三原色’青年法学社的成立,将进一步整合叠加全院优势资源,为青年干警提供成才出彩的机会,希望每位社员用心、用情、用力,积极创作更多精品成果,共同推动滨海法院高质量发展。”在“三原色”青年法学会成立仪式上,滨海法院院长周永军对社员们寄予了殷切期望。

“三原色”,红是“红心向党,星火传承”,黄是“黄卷青灯,法漾年华”,蓝是“群青荟萃,向海图强”。滨海法院在学思想、悟党史、讲传承的接续奋斗中,不断夯实“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以审判实践与司法调研的“同频共振”,助力提升全院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的能力。

滨海法院打造“党建+调研”工作新模式,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党性教育,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读书研讨活动7期,用足用好本土红色资源,充分运用馆藏历史卷宗挖掘烈士事迹,提炼出鲜活可感的党性教材。该院1篇论文在最高法院举办的“西柏坡杯”主题征文中获奖并参会交流,实现党建引领与调研创新互促共进。

司法调研并非只是“案头功夫”,更是服务审执主业的“智慧引擎”。该院树立审执与调研并重理念,将调研工作纳入全院重点工作,深入开展“案例工作提升年”活动,院党组定期听取专题汇报,确保调研与审执需求紧密对接。院长带头完成《依法服务保障滨海县“向海而兴、向海图强”》调研课题,课题报告获评全市法院优秀,形成“院党组带头、中层干部跟进、青年干警参与”的示范链条。

夯基:深挖调研人才“潜能库”

青年干警是调研的“源头活水”。滨海法院以“三原色”青年法学社为抓手,搭建“卓越队长—业务骨干—调研助理”三级人才梯队,通过“研、讲、写”三维赋能,推动青年干警从“调研新手”成长为“行家里手”。

深入一线挖掘素材,青年干警正成为调研领域的“探路先锋”。紧扣审判实践需求,40名社员深入营商环境、乡村振兴、执行攻坚等重点岗位挖掘第一手调研素材,通过建立“周报送、旬讨论、月总结”机制,形成“素材挖掘、信息共享、要点研判”的调研路径。共挖掘梳理报送调研点32个,形成调研选题15个,其中3则案例被评选为市级精品案例。

善思辨、会发声、能分享,全院调研氛围更浓厚。调研沙龙变“个人式”调研为“互动式”,由社员轮流主讲、各抒己见,邀请上级法院调研骨干和院内资深法官参与讲评7场,通过递进式讲授、点单式答疑,促进社员快速成长。该院3篇案例入选《中国法院年度案例》,1名干警被省法院表彰为“调研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优秀的调研成果更需精心锤炼方能成就。法学社将“笔力提升”作为重要抓手,对选题逐篇“过筛”,调研骨干和作者共同揣摩推敲遣词造句、行文结构和论证逻辑。这种“精耕细作”的培育机制,不仅孵化出一批精品成果,更锻造出一支“能研会写”的青年队伍:该院15篇论文、案例获评市级以上优秀,被评为“全市法院学术研讨会组织工作先进集体”,青年法学社已成为滨海法院调研人才的“孵化器”。

提效:完善成果转化“生态链”

以调研作问,以实干作答,滨海法院将一份份“纸面上的报告”转化为一张张推动发展的“施工图”。

案例是司法公正的生动注脚。该院在打造“刘某江诉何某川股权转让纠纷案”时,就案件争议之处“公司股东之间存在代持股权能否直接要求代持人归还股权”进行深度研究。通过“精准选案-精研法理-精诚协作”的淬炼之路,该案成功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

聚焦“查人找物”和打击拒执等执行工作薄弱环节,提炼出“滨执有度”工作法,相关经验被《人民法院报》整版报道,并入选《江苏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聚焦“两状”示范文本推广应用开展专项调研,打造精准化、立体化、协同化服务模式,相关经验被省法院推广……调研成果的“妙笔生花”,正为法院工作注入更持久的动能。

主动对接县域发展司法需求,以调研成果赋能高质量发展。组织调研团队深入辖区重点企业、产业园区走访座谈,紧扣县委重大项目攻坚、“向海图强”等部署要求,先后研究出台相关文件,从特色集群打造、港区创新治理等方面提供精准司法服务。结合全县中心大局和审判实践中的重难点工作,选好领域、把好角度,开展对策性、应用型调研,成为能给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的“司法智囊”。

延伸司法调研社会治理功能,以“小建议”撬动“大治理”。针对审判实践中发现的社会治理难题,该院积极向行政机关、行业组织发出司法建议,为法治政府建设、维护民生权益、助推基层自治等“开良方”“出实招”,回复采纳率达100%。2篇司法建议分别被省法院评为2024年度优秀司法建议、涉民营企业优秀司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