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广娟
本报特约记者 薛晴 潘唐玮
“以‘启一扇平安门,解百家烦难事’为主题,着力推动防险护稳、定分止争、为民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6月13日,无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常青在高质量推进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暨平安无锡建设集中宣传活动上提出要求,旨在加快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战化运行,持续扩大工作辐射面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知晓率、认可度,切实形成“有矛盾纠纷找综治中心”的社会共识。
去年,群众安全感测评满意度达到99.2%、位居全省第一的无锡市,坚持先行探索、率先实践,着力推动各级综治中心建设运行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有效发挥综治中心在维护安全稳定、化解矛盾风险、加强治安防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了聚力建好矛盾化解“终点站”、聚力建强治安防控“总枢纽”、聚力建成便民服务“新地标”、聚力打造共建共治“同心圆”的目标,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平安需求、法治诉求,真正做到“只进一扇门,就办好各种事。”
功能型党支部凝聚中心力量
6月13日上午,省委政法委副书记、一级巡视员周凤琴来到新吴区综治中心调研,对该中心建立功能型党支部推进中心高效运转的做法大加赞赏。
新吴区综治中心建立“一体五翼,多方联动”的运作新模式,即以1个综治中心为主阵地,汇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人民来信来访接待中心、诉讼与非诉讼对接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指挥中心等多个功能厅,联动区法院、检察院、人社、住建、教育、公安分局等19个部门的125名工作人员,开展为民服务。如何统筹和组织好各方力量,共同做好中心工作,成为新吴区委政法委考虑最多的问题。于是,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发挥入驻中心48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中心探索凝聚各方力量,化解矛盾纠纷的突破口。
4月7日,新吴区委区级机关工委同意了区委政法委在综治中心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委员会的申请后,中心的党员亮明身份,在为民服务的第一线上做示范。
“多亏了中心党员、人社局仲裁院调解科刘海华科长的专业调解,既保障了企业商业秘密安全,又维护了员工合法权益,真正实现了双赢!还帮助我们公司留住了关键技术人员……”日前,一家企业负责人握着新吴区综治中心副主任、党支部组织委员谭洪的手说道。
今年2月,该公司员工吴某某因擅自拷贝公司笔记本电脑资料至个人存储设备,涉嫌违反《员工保密协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被公司索赔200万元。新吴区综治中心接到该公司员工吴某某的紧急请求后,立刻把工单派给了常驻中心的党员、人社局仲裁院调解科科长刘海华。刘海华迅速介入,通过释法说理、平衡诉求,促使双方5月14日签订调解协议:吴某某重新入职,并在公司服务满7年,公司放弃索赔,既实现劳资双方权益平衡,又有效防范商业秘密泄露风险,为维护辖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典型范例。
“遗腹子”得到了中心全力服务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法律文书,”唐爷爷拿着锡山区法院出具的调解书,办好了房产登记及相关的户籍登记手续后,带着一面锦旗再次来到锡山区综治中心,找到入驻中心的区法院立案庭庭长柯菲菲说,“谢谢你们,让我们能安心地把孙女留在身边了!”
原来,今年已经3岁的唐小小,因没有户籍证明而被公办幼儿园拒之门外。唐小小出生时,她的“父亲”唐伟因为交通事故已离世2个月,唐伟生前与唐小小母亲并未办理结婚登记,因此唐小小虽然在无锡出生,但她是唐伟女儿的事没有法律上认可,故上不了无锡的户口。
对于家中只有独子的唐爷爷来说,唐小小就是他们的唯一希望。唐小小可以随母亲回外省老家落户上学,但无锡的教育资源优于老家,留在无锡是更好的选择。于是,唐爷爷老两口与唐小小母亲商议,决定共同养育唐小小。
可是,唐小小的身份如何得到权威认定却成了难题。“我们也曾想找鉴定机构确认唐小小与爷爷之间的隔代亲子关系,但都被告知鉴定结果只能给出50%的可能性判断,且即便能做鉴定,报告能不能被认可,还不确定。”唐爷爷说。如今唐小小快到了入园的年龄,落户的事再也拖不起了。唐爷爷来到锡山区综治中心求援。中心将这个工单派给派驻中心的法院团队,希望通过司法程序解决唐小小一家烦恼。
“唐伟与唐小小的亲子关系缺乏初步证据,无法直接适用法律推定,必须获得医学上亲子鉴定的专业结论,以此作为法院判断亲子关系的依据。”柯菲菲与团队商量后,提出“亲权鉴定”的方案。
“爷爷奶奶尚在,隔代的亲权鉴定是否可行?”锡山法院司法鉴定技术人员立即与省内具备亲权鉴定资质的机构联系,最终在苏州找到一家有能力开展“亲权鉴定”的司法鉴定中心,确定了“唐伟的父母为小小的生物学祖父母”的司法鉴定意见,让小小的身份关系有了定论,也为小小后续权利的行使打好了基础。
区综治中心立刻牵头法院、公安、住建等部门一同参与,解决了唐小小的落户、入托幼儿园、继承唐伟房产等一系列难题。“推动‘独角戏’转变为‘大合唱’,构建形成多元协同、联动顺畅的工作体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平安需求、法治诉求,”锡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华炜说,“真正做到‘只进一扇门,解决烦难事’。”
为了36名购房业主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梁溪区针对中心城区矛盾纠纷复杂、法治需求多元的社会治理形势,不断迭代升级区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通过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信访、人社6家部门常驻,17家部门轮驻,26家部门随驻等运行模式,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做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去年9月,辖区内某置业有限公司办理破产清算时,区综治中心收到36位购房业主申诉,称破产清算清偿率仅为7%。业主们认为,某地法院在判决某某公司与抵押债权人的民事判决,存在影响清偿率、值得商榷的因素,致使他们的利益受损。
区综治中心受理后,将该工单分流至区委政法委和属地街道联合处置。相关部门立刻成立工作专班,通过与购房业主的多次交流,查阅有关资料,分析发现该法院判决确有瑕疵。通过进一步与该法院对接后,在其支持下,工作专班与抵押债权人顾某在三个月内进行多次协商,以理以法说服抵押债权人,在其清偿款中让利1247万元,专门用于提高辖区36名购房业主的清偿率。
不久前,全体购房业主清偿率从7%提高到70%,他们十分感谢综治中心的主动作为,向区综治中心赠送了锦旗,感谢政法部门和工作专班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利益、主张公平正义的工作力度和为民维权的温度。
综治中心建设是平安建设基础工程、为民安民实事工程。“通过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深入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共同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无锡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邹立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