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水警多管齐下源头压降水域风险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6月25日A05
日期:06-25
今夏,淮河下游地区面临高温多雨的复杂天气,这使得水域安全风险急剧增加。扬州市公安局江都分局水警大队迅速响应,积极构建“宣教结合、立体巡控、隐患清零”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从源头上精准发力,全力防范溺水事故和汛期隐患,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宣传双线并行
筑牢安全意识防线
“看到小伙伴落水了,第一件事该做什么?是马上跳下去救吗?”5月下旬起,江都水警民警与蓝天救援队队员组成宣传小队,走进辖区内的幼儿园和中小学。他们通过开展防溺水专题讲座,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采用互动问答、模拟演练等形式,为青少年和儿童群体上了一堂堂生动的“防水”课。在课堂上,民警们手把手教孩子们模拟“仰漂”自救,传授被水草缠住时的冷静挣脱方法,让孩子们在教室中就体验了“水上求生”的关键技巧,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避险自救能力。
不仅关注青少年群体,江都水警还将宣传触角延伸至社区。在小区楼下、广场、公园等居民聚集场所,总能看到水警们的身影。他们向群众发放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普及防溺水和汛期避险知识,详细讲解在河边散步的注意事项以及遇到有人溺水时的正确救助方法。截至目前,已发放防汛、防溺水宣传手册500余份,受宣教师生、群众达1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让“防水”意识深入人心。
巡防织密网络
实现水域管控全覆盖
进入夏季,尤其是高考结束后,江都水警进入24小时“在线待命”状态。专人值守电话和监控视频,确保及时掌握水域动态。为加强对危险水域的管控,水警们采取了“人盯”与科技相结合的方式。每天,警力按时沿着河岸、闸口等易发生危险的区域开展巡逻,特别是在中午和傍晚等高温时段,加密巡逻频次。
同时,科技助力让巡防更加高效。在重点危险水域,高清摄像头如同“电子守护人”,24小时不间断监控;无人机也时常升空,对河湾死角、芦苇荡深处等隐蔽区域进行巡视和喊话提醒。“天眼+鹰眼”的组合,实现了对水域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让危险行为无处遁形。
此外,水警们还对巡逻艇进行了全面检修。在入汛前,将巡逻艇拖上岸,对发动机、油箱、船体等关键部位进行细致检查和维修,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出动。6月17日晚,江都水警联合引江管理处水政执法科开展联合执法,出动无人机和巡逻艇,对重点水利设施周边的垂钓行为进行查处劝离,现场登记教育11人,暂扣渔具11把,有力维护了水域秩序。
联动排查隐患,夯实安全保障基础
防汛工作责任重大,江都水警积极与农村农业局、渔政、海事等部门协作,组成安全巡查小分队,对辖区水域进行拉网式排查。他们重点关注低洼地带、河边江边的老旧房屋和厂房、过河桥墩以及拦水堤坝等部位,仔细检查周边防护设施是否完好、警示标识是否清晰,排查房屋墙脚、地基以及桥墩、堤坝等是否存在被水浸泡受损的情况。
除了排查“硬件”设施,江都水警还不忘对去年配备的救生设备进行维护。组织专门警力对48套救生设备进行逐一检查,更换了因日晒而损坏的救生圈、救生衣和绳子,补充了缺失的竹竿和哨子,确保每一件救生设备都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守护生命的“精兵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