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3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丰县先行判决巧解工伤赔偿“等不起”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6月20日A08

日期:06-20
字号:
版面:第A08版:开 庭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A版)一边是李大哥生活困难的燃眉之急,一边是双方矛盾尖锐的化解之困。

“双方矛盾争议大,整体调解成功率不高,如果依法判决固然可以,但实质解纷效果不佳……”在多种观点进行反复博弈后,王夏梳理出一个“先行判决+后续调解”的案件审理方法。

“可以发挥先行判决分阶段解纷的引导功能,对案件核心事项、先决事项、基础事项等作出判定,有效压缩当事人诉求偏差率,减少后续调解的对抗性。”在法院专业法官会议上王夏解释道。

5月13日,在丰县法院调解室,王夏向原被告双方提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

“对于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等,既然咱们双方都没有意见,我们把这部分赔偿进行先行判决,后续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争议进行调解。”

双方都表示同意。先行判决对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核心事项作出精准核定,给双方吃下了“定心丸”,促使双方对后续停工留薪期工资等争议形成合理预期。

之后,王夏针对双方对停工留薪期工资计算基数的质疑,采用“法律+心理”调解方法。

一方面,以先行判决确定的177650元赔偿为基准,用可视化图表对比法定标准与双方主张的差异,逐步拆解“月工资基数”的法律依据。

另一方面,针对双方的担忧,提出“法律标准+分期赔偿”的弹性方案。

通过多次背对背调解和协商,彼此的争议焦点从“赔不赔”转化为“如何赔得合理”,最终双方在先行判决数额的基础上增加11万余元并进行分期付款的调解方案。

在该案中,在先行判决未过上诉期时,原被告双方已经就后续工伤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而调解协议签字即发生效力,此时先行判决依然未生效。为了防止“一案结,另案生”,王夏通过“先行判决画红线、后续调解补缺口”的协同模式,从调解内容和程序设计上避免“判决与调解脱节导致二次争议”的风险,从而真正实现以先行判决促调解,以后续调解促履行,平衡好劳资双方的利益。

“法官,这个结果我心服口服,我代表公司谢谢你!”调解结束后,之前“火气冲天”的某科技公司经理王某对王夏连连称谢。

“孩子,赔偿的事情了了,你在外面别那么省了,家里一切都好……”李大哥给儿子拨通了电话,语气也变得轻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