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一会一团”解锁智慧分类密码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6月19日A04
日期:06-19
“居民和我反映,垃圾分类投放时段对部分早出晚归的居民不太友好,夏天到了,垃圾在家存一晚上,异味不说,苍蝇蚊子都来了!”在常熟市报慈家园小区网格议事会上,第二网格的网格长王阿姨说。“中午经过垃圾分类房,时不时会看到零星的垃圾袋散落在门口。”其他网格长也应声道。
据悉,“百姓报微·共话南题”议事会是社区居民表达诉求、共商社区事务的重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居民们可以反映遇到的种种问题。面对这次议事会收集的过时投放难、垃圾袋乱扔的问题,由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工作人员、居民等组成的报慈家园“帮帮团”百姓议事员队伍发挥作用,创新运用“定时+延时”、网格化推进、智慧化管理、红色力量参与等手段,积极解决居民在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定时+延时”优服务
为了解决居民反映的定时投放垃圾时间不够灵活的问题,报慈家园“帮帮团”百姓议事员队伍,通过实地勘察、入户走访,对居民的投放习惯、垃圾产生规律等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经过深入调研和讨论,创新性地推出了“定时+延时”双模式。在保留原有定时投放点的基础上,增设了上午半小时、中午1小时、晚上半小时的延时投放时段,以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这一举措既满足了早出晚归上班族的垃圾投放需求,又缓解了高峰时段垃圾房前的拥堵现象,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网格化”管理促精细
报慈家园529户居民被划分为4个网格,每个网格都配备了专门的网格员。“帮帮团”通过联席活动、常态化参与网格会议等方式与小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深度融合,相互作用。在“帮帮团”的推动下,网格员成为了垃圾分类的“兼职督导员”。在高峰时段,网格员们会坚守在垃圾桶边,耐心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有效提高了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同时,他们还负责巡查小区楼道、主次干道以及清洁屋周边的垃圾袋,一旦发现垃圾袋,立即联系物业进行清理,确保小区环境整洁有序。“帮帮团”则利用微信群、网格会议、户外定点宣传活动等途径,邀请居民分享经验,促使邻里相互学习监督,共同维护垃圾分类的良好秩序。
“智慧化”升级提效能
为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社区联合物业公司、物管会及第三方智能化公司等社会力量,对垃圾分类房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分类房配备了智能门禁、智能照明、智能落地包监控、智能满溢监测、智能水电表、智能气味监测以及智慧大屏等智能设备。这些智能设备的引入,使得垃圾分类工作更加高效、便捷。“智能门禁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时间自动开启和关闭垃圾房分类门,避免居民在非投放时段进入。而且智能满溢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垃圾桶的满溢状态,及时通知物业进行清理,有效防止垃圾外溢现象的发生。”虞丰物业负责人陶雪云说。
“红色力量”添动力
此外,社区充分挖掘热心小区治理的在职党员、海棠先锋、“小蜜蜂”垃圾分类宣讲员以及居民志愿者等力量,组建了一支红色志愿者队伍,作为“帮帮团”的有力补充。这些红色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他们包楼到户,深入居民家中开展入户宣传,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传播科学分类理念。他们还依托“先锋领治”志愿平台,常态化地组织各类环保活动,引导居民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营造了家家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
如今,走在报慈家园小区内,居民自觉分类投放垃圾,小区环境整洁美观,真正实现了便民利民。“以前总怕不小心错过投放时间,现在好了,有了这些智能化的设备和措施,在延时投放时段走到分类房,门就自动开启了,分错或投错了还会有语音提醒。分类房周边整洁干净,小区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我们住在这里也更加舒心、安心了。”居民李阿姨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