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入额一年半的邓建被调入宿迁市宿城区法院速裁审判庭,成为了一名速裁法官,办理民商事速裁案件。工作11年,邓建从书记员、法官助理到员额法官,经历了行政审判、执行攻坚、综合文稿等不同岗位,身份在变、岗位在变,但他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审判事业的热爱始终没有改变。
速裁案件面广量大,往往涉及民生小事,却也牵动着千千万万个家庭,作为审判一线的“新兵”,经验不足让邓建倍感压力,他深知必须主动成长,才能成为一名合格法官。快一年的时光里,在一件件案件磨砺中,邓建对如何成为一名有温度、懂业务、会思考的法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究真知:顶住压力,探索方法积累经验
审判经验不足,是邓建速裁办案之初最为担心的问题,而速裁案件基数大、效率要求高,他必须在短时间内掌握速裁审判规律,才能尽快适应岗位。为此,邓建快速梳理常规案件类型适用的法律法规,对团队主办的民间借贷、劳动争议等类型化案件裁判思路与要点整理出自己熟悉的调查方法,仔细比对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快速掌握办案方法。针对实践中遇到的争议问题,他通过检索裁判文书网、案例库、法答网,建起自己知识盲区的“资料库”,确保再次遇到相同问题时,能够快速分析事实、厘清争议、找到答案。
刚开始办理案件时,最为困惑的是如何把握争议焦点,查明案件事实,邓建在请教资深法官如何掌控庭审节奏的基础上,仔细研究民事审判争点归纳的理论与实操问题,慢慢体会,通过庭审分析快速查明事实的能力有了一定提升。
致良知:学会倾听,用心用情定分止争
律法如衡,人心作鉴。办理案件并不仅要一纸裁判定公正,还需解纷又解心结。日常开庭时,邓建总是习惯庭前分别听取双方“讲故事”,从不同版本的故事中,对“故事梗概”“关键剧情”心中有了大概的把握,通过法言法语将故事进行“翻译”,让当事人对自己视角的故事进行“修正”,大多数这个时候,他们对案件处理应该会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调解工作也顺势进一步开展,避免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办案以来,邓建见证了因琐碎事务相互殴打的双方各退一步案结事了,见证了离职员工当场拿到拖欠工资的喜悦笑脸,见证了经营困难仍主动履行的郑重承诺……
一个物业服务合同案件判决后,邓建联系物业公司法定代表人积极履行义务,业主很快收到了赔偿款,给邓建发来短信“感谢公正判决和高效督促,正如贵院门庭上写的那句,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见证一个故事圆满完结,是作为法官的开心时刻。
求善治:精益求精,追求更高层次的审判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好的案例是最生动的语言,讲好案例故事,对推动社会治理、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现在速裁办理大部分民商事案件,经常涉及社会现实中新型矛盾,此类案件裁判生效后,对同类型案件的处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速裁庭审理的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中,用人单位通过签订劳务分包协议的形式,企图逃避用人单位责任,损害劳动者权益,这种方式较为典型。案件生效后,邓建与案件承办法官仔细研究,提炼案情与裁判观点,撰写案例积极上报,今年5月该案入选了省法院、省人社厅联合发布的2024年度江苏省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去年底,就劳动仲裁与劳动争议衔接问题,邓建与团队审判长共同撰写了《关于提升劳动仲裁案件质效、推进劳动争议实质化解的司法建议》,区人社局收到建议后及时回复,与法院建立了协作机制,共同推进劳动争议纠纷化解,这份司法建议也获评全省法院2024年度司法建议。在办好案基础上,用审判智慧为社会治理贡献力量,也是邓建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法官的更高层次追求。
路漫漫其修远,在未来的工作中,邓建将继续探求真知提升自我,运用良知化解纠纷,以格物致知的精神在速裁审判赛道上深耕、成长,在人民司法长卷中写下自己青春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