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3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苏州公安打造防溺水综合治理新范式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6月19日A02

日期:06-19
字号:
版面:第A02版:政法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1版)“观鸟台水域发现落水者,各单位立即启动救援预案!”随着一声指令下达,公安、应急、农业农村等8个部门迅速行动,从水域搜寻、人员打捞到医疗救护,全流程处置一气呵成。这场演练,正是苏州公安以机制联建构建水域安全共同体的生动缩影。

苏州公安将机制创新作为破解水域治理难题的关键。通过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公安牵头、部门报到”的联防联控新格局。在硬件建设上,协同水利部门实施水域安防“四个一”标准化工程,在全市重点岸线布设救援设施,实现风险水域救生装备全域覆盖;在宣教层面,联合教育部门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组织近千名公安法制副校长深入校园累计开展上万场防溺水宣教活动,借助VR溺水体验、情景模拟等沉浸式教育,将安全知识传递给百万师生家长,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辐射效应。

入夏以来,在长江沿线,常熟、太仓、张家港三地公安以“河长+警长”双长联动机制为牵引,聚焦暑期、汛期等高危时段,联合海事、渔政、应急等部门开展14次联合巡航,排查整改79处临水隐患。水警支队依托“涉水警情综合研判”系统,整合多维信息形成阶段性研判报告,推动跨部门数据互通,实现防控工作从“碎片化处置”到“系统化整治”的转型,构建起“源头管控—过程监管—末端治理”的全周期管理链条。

社会联动,激活全民参与新格局

不久前,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房内,一场特殊的“颁奖仪式”温暖上演。85岁的姚士章老人躺在病床上,接过“江苏省见义勇为勇士”荣誉证书。这位经历6次化疗和多次手术的老人,在身体尚未康复时毅然跳入河中救人,成为该榜单的最高龄获奖者。

“这已是姚老患癌后第二次见义勇为跳水救人。”张家港市公安局政治处主任沈军介绍。数据显示,今年该市见义勇为行为中营救落水人员占比达72%,创历史新高,近5年该比例始终稳定在65%以上。

高频次的善举背后,是苏州公安构建的防溺水“敢担当+会救援”群防群治体系,长期以来,苏州市公安局与7支专业公益救援组织建立深度合作,成立联勤联动工作站,构建“专业+实战”立体化赋能体系。每个星期,救援专家深入驻村、驻企、驻社区警务室,为公安民警辅警、蓝盾义警、社区网格员和群众开展专项培训,课程涵盖20余项防溺水专业技术。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水陆救援培训127场,8300余人次参训,实现重点水域周边3公里范围内至少有1名持急救证的群防力量覆盖。

姚士章老人的义举并非个例。苏州见义勇为基金会设立的“防溺水专项奖励基金”,年均开展百余次上门送奖表彰活动,通过生活帮扶、荣誉举荐、媒体宣传等多维激励,让善行义举获得制度化礼遇。同时,公安机关联合市委社工部发动志愿者组织、社会团体开展“平安水域进校园”“千场救援演练进社区”等一系列活动,年均覆盖群众超百万人次。数据显示,苏州全市群众防溺水知识知晓率已从2020年的68%跃升至如今的90%,主动参与水域隐患排查的社会力量年均增速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