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3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王娇:眼里全是耐心与真诚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6月18日A07

日期:06-18
字号:
版面:第A07版:警 星       上一篇    下一篇

走进泗阳县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窗口的群众,总能看到一位英姿飒爽、笑容温暖的女警官。她时而俯身倾听老人絮叨,时而快步引导群众办理业务,那双明亮的眼睛里永远装满耐心与真诚。她就是泗阳县公安局政务服务管理大队三级警长,一位在平凡岗位上用16年光阴书写为民初心的优秀党员。

把群众的小事

办成自己的大事

从2009年穿上警服那天起,王娇就把根扎在了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在派出所、出入境窗口等单位,她坚守了整整13年,累计接待群众5万余人,办理业务3万余件,成为群众心中“有困难就找她”的知心人。

前年8月的一个酷暑天,王娇注意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窗口附近焦急踱步。上前询问才得知,这位90岁高龄的老人独自骑着三轮车,带着89岁的老伴赶了20公里路来办理证件。王娇二话不说招呼同事一起将老人抱进大厅,短短几分钟就办妥了所有手续。“大爷,证件好了我们直接送到您家!”临别时这句朴实的承诺,让老人湿润了眼眶。

这样的故事在王娇的工作中不断发生。2024年夏天,长期卧床的李某因无法办理二代身份证而影响医保报销。王娇得知后立即启动“不见面”办理程序,带着“爱心服务队”上门采集人像和指纹,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吉林籍李女士为教师资格认证急需居住证时,她开通“绿色通道”当天出证;每年小高考前学生集中办证高峰期,她带领团队早到晚走,常常忙得直不起腰……

“那些紧握的双手和舒展的眉头,便是最动人的锦旗。”王娇的办公抽屉里珍藏着一沓感谢信,那些字迹背后,是一个个被温暖的故事。

从“户籍能手”

到“全科专家”的破茧之路

2022年初,泗阳县公安局成立政务服务管理大队,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当组织决定设立综合受理“一号全科窗口”时,王娇主动挑起了这副重担。这个窗口不仅要办理户籍、车驾管等传统业务,还要处理易制毒、旅馆业备案等专业事项,更要承担“网办中心”职能,堪称公安政务服务的“最强大脑”。

面对全新的业务领域,王娇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上来了。她自创工作法,向文件学政策,向同事学经验,把业务手册翻成了“卷边书”,办公桌上贴满了各色便签笔记。同事们常打趣她:“娇姐的电脑是24小时不关机的,因为她不是在处理业务,就是在学习新政策。”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三个月,王娇就实现了从户籍民警到全科能手的华丽转身。她创新推出的“五心工作法”(热心接待、耐心倾听、细心审核、诚心解答、尽心办理)在全局推广;参与开发的“离线采集”“容缺受理”等便民措施,让200余名特殊群体受益。当被问及秘诀时,她笑着说:“把群众的事当自家事办,就没有学不会的业务。”

缺席家庭的“在场者”

一名女警的柔软与坚韧

嘉奖、“优秀公务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的背后是王娇对家庭难以言说的愧疚。

儿子从小学到初中,她没参加过一场家长会;年幼的女儿常常几天见不到妈妈,因为出门时孩子未醒,回家时孩子已睡;年迈的父母生病住院,总是等康复后才轻描淡写地提起;同在乡镇工作的丈夫早已习惯独自扛起家务……“有时候深夜下班,看着孩子留着台灯睡着的模样,心里揪着疼。”王娇的办公桌玻璃板下压着两个孩子画的“全家福”,那是她最珍视的“充电宝”。

2023年冬天,王娇的母亲重感冒住院恰逢全省业务系统升级。王娇白天在窗口处理积压业务,晚上赶到医院陪护,连续一周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同事劝她请假,她却说:“年底办事群众多,我要是休息,他们的急事怎么办?”这种“倔强”,正是她作为党员民警的执着。

“警察是什么?”王娇在日记里写道:“是冷遇见暖时的雨,是春遇见冬时的岁月,是群众遇险时伸出的那双手。”从警十六年,她始终保持着初入职时的热情,那些看似琐碎的证件办理、政策咨询,在她眼里都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在深化改革的浪潮中,王娇这样的基层民警正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她们用专业与温情搭建起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让“最多跑一次”从承诺变为现实,让“我为群众办实事”不再是一句口号。正如群众送给她的锦旗所写:“小窗口见证大情怀,警徽下绽放为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