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叶泽湖社区,人口结构多元化、自建房与出租房密集、新旧社区交织,治安管理面临复杂挑战。吴江区公安局吴江开发区派出所以叶泽湖花苑警务室为枢纽,通过“服务微距离”优化办事渠道,“矛盾微调解”促进邻里和谐,“安全微课堂”织密防线,切实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与满意度。据最新测评显示,辖区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指数提升至98.1%。
服务微距离:
“码上”响应,一站通办
今年1月,叶泽湖花苑的居民们发现警民联系卡上新增了一个二维码,通过扫码即可使用快速报警、预约办事、上报隐患等功能。这是叶泽湖花苑警务室推出的“警民联系码”,也是居民掌中的“移动警务站”。小小的二维码背后,还链接着一个涵盖身份证、居住证办理等11大类125项内容的智能问答库,方便居民24小时自助查询,让“民警在身边”的承诺变得真切可感。
今年4月,社区居民王先生通过扫码咨询身份证换领事宜,后台民警即时响应,迅速转交户籍窗口并为其办理业务预约,从扫码到成功预约耗时不到5分钟,王先生很快便接到办理通知。
在线下,叶泽湖花苑警务室不断升级政务服务一体机的办事功能,集成社保查询、证照打印等涉及10余个部门的70余项高频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24小时“全天候”服务。通过居住证制证一体机,新市民可享受当场受理、当场审核、当场制证的“一站式”服务。
截至目前,通过“警民联系码”+“服务一体机”提供服务2800余次,办事平均时长下降31%。
矛盾微调解:
“搬凳”上门,融情于理
不久前,村里两位老人因菜地界线产生争执,社区民警沈建听闻后立刻联合几名村干部和村民,搬上小板凳登门调解。众人用熟悉的乡音唠家常、讲事理、普法规,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下,不到一小时,两位老人的心结便顺利解开。
这种“搬凳上门”调解法,将“调解室”灵活设于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几张小板凳是流动的工作台,社区民警联合村干部等力量组成调解队深入现场、贴近群众,引导双方敞开心扉、找准症结,力求“小事不出村、矛盾就地解”。
对于复杂疑难纠纷,调解队则联动乡村法官驿站、党群服务中心等专业力量协同上门“破冰”,确保“纠纷不升级、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法理情相融,让大家坐下来倾诉心声,很多矛盾一盏茶工夫就能化解。”沈建深有感触。今年以来,叶泽湖花苑警务室已通过“微调解”模式成功化解62起纠纷。
安全微课堂:
“花样”宣防,入脑入心
安全防线重在意识,叶泽湖花苑警务室创新打造“安全微课堂”,采取一系列居民喜闻乐见的新形式,让安防知识润物无声。
“陌生电话响叮叮,小心馅饼变陷阱!捂紧钱包别犯晕,养老钱是咱命根根!”树荫下,大伙一边喝茶,一边听民警讲解反诈知识,一期一会的“安全茶话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直抵人心;走进警务室,趣味十足的“微型电影院”映入眼帘,每周三、五准时“上映”反诈、防火、防盗主题短视频,配合趣味问答与丰厚礼品,居民观影热情高涨,场场爆满。每逢“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等宣传日,警务室联合多部门,在附近的叶泽湖花苑法治文化公园上演“情景模拟课”,让群众通过角色扮演的沉浸式体验深化认知、凝聚共识、构建防线。
此外,“安全微课堂”还针对不同群体精准滴灌:为老人定制防诈讲座,为师生宣讲反欺凌知识,为企业财务人员剖析金融陷阱,实现安全宣教全覆盖、无死角。累计组织形式多样的“安全微课堂”37场,课堂满意度高达98.8%。
(张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