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场里响起了法槌声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6月17日A02
日期:06-17
5月27日下午,无锡市新吴区江溪街道春城农贸市场,迎来了一场无锡市新吴区法院江溪法庭组织的巡回审判,区人大代表、市场管理人员以及市场的商户60余人聚精会神,共同旁听了一起欠付货款的纠纷……
半个月前,江溪法庭程加干法官拨通了春城农贸市场负责人吴晓伟的电话:“吴书记,最近法庭收到市场商户起诉货款的案件有很明显的上升趋势,我们想过来调研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提供帮助的。”
听了法官的话,市场负责人立马倾诉起来:“不瞒您说,我们市场是无锡市区范围内规模较大的农贸产品批发市场,整个市场有摊位400多个。这几年商户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但是据我们了解,商户被拖账、赖账的也不少,金额有的还比较高,达到几十万,对一个商户来讲,可能就是一两年白干了。我们也特别想提供一些服务,提高商户的法律意识,减少商户的损失,咱们真是不谋而合……”
通过走访调研,程加干了解到该市场商户除了为周边居民提供服务,还有大量的批发生意,确实存在一些客户经营不善,拖欠商户货款的情况出现。程加干发现此类案件存在一些共性特点:账期比较长,账目不清楚,主体不明确。找准问题后,他决定以正在审理的一件该市场商户任某起诉张某货款案件为例,到市场进行巡回审判,而此案也正是集齐上面三个特点的典型案例。
陈某自称是某餐馆的员工,从2021年开始就到任某处购买水产品,任某每三个月或半年会要求陈某结一次账,前几年虽然不能全部付清,但也都能陆陆续续付款,2024年开始,付款出现异常。经过多次催款,陈某才道出实情,餐馆已经倒闭了,付不出钱了,自己也只是打工的。
审理中,法官发现货款没有结算,而原告任某表示送货单被餐馆以对账为由收走,同时餐馆负责人张某的身份不能确定。为此,法官通过翻看微信聊天记录、查询企业工商资料、比对身份信息等方式,确认被告主体,支持了任某的部分货款主张。
通过该案件的解析和宣判,旁听的商户顿时意识到自己长期以来做法的风险。看出商户的疑虑,程加干打开早已准备好的课件,化身讲师,结合巡回审判的案例,给商户们讲了一堂既生动又听得懂的普法课,从“合同意识、证据意识、对账意识”三个方面归纳商户们在经营中的注意事项。课后,商户们纷纷与程加干互动,程加干对商户们的问题一一作答。
“巡回法庭就是要到案件多发易发的地方去,选取常见的矛盾纠纷进行审理,通过巡回审判这种沉浸式的普法宣传,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参与旁听的区人大代表冯雅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