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4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雨花台检察法治护航助全域发展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6月12日A04

日期:06-12
字号:
版面:第A04版: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工龄确认无误、社保补缴到位,我们的退休待遇可算是有了保障!”为帮助26名残疾职工维权,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检察院充分调查核实,依法开展支持起诉,联合区法院、人社局等部门成功找回残疾职工“丢失”的工龄。2024年底,职工代表前往雨花台区检察院赠送锦旗,他们握住承办检察官曹娟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该案例入选全市检察机关“检护民生”典型案例。

“检润雨顺”护民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民有所呼、检有所应。南京市雨花台区检察院持续推进“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聚焦食药、环保、养老、安全等民生热点,围绕“一老一小”、妇女、残疾人、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权益保护,打通检察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24年以来,雨花台区检察院持续打造“检调雨顺”工作室,串联支持起诉、调解磋商、司法救助等多项工作,切实推动解决农民工欠薪、受家暴妇女儿童维权、残疾人权益保障等问题。依法办理司法救助案件67件,发放救助金119.7万余元,推动设立全省首家企业出资的司法救助性质基金,获最高检肯定。办理支持起诉欠薪案件155件,帮助追索劳动报酬750万余元,相关案件入选全市检察机关典型案例,获《检察日报》深度报道。

“明法崇义”守公正

“如何充分发挥检察社区听证作用,更好地为群众,特别是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张梅菁介绍道。近年来,雨花台区检察院深化“重心下移、检力下沉”,建设南京市首家集公开听证、民主议事、矛盾调解等于一体的多元化、立体化社区听证中心—“明法崇义”检察社区听证中心,并逐步打造“听雨”检察社区听证工作品牌,让“检察蓝”融入百姓点滴生活,该中心被确定为南京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

“我家可谓是真正的‘上有老、下有小’,婆婆八十多岁了,腿脚不太好,小孙子才一岁多,出门基本要靠轮椅、婴儿车,但是小区的无障碍设施老旧、缺失,给我们日常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雨花台区某社区居民李女士通过“益心为公”志愿者向雨花台区检察院反映了这个问题。

收到线索后,雨花台区检察院第一时间开展实地勘察、走访调研,发现该社区确存在盲道、公共道路坡道、无障碍电梯等配备不全的问题。为此,雨花台区检察院开展上门听证,邀请属地街道办事处、住建局、残联等有关单位参加,由省残联自强模范、高校教授、资深律师等参与评议。通过听证,厘清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确定了以属地街道办事处为主导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方案。截至2025年4月底,该小区无障碍设施已基本整改完毕。

近年来,雨花台区检察院累计组织检察听证170场次,辐射群众2万余人次,先后推动解决了无障碍设施整改、噪声扰民、养老护理院转型升级等民生难题。2起案件获评最高检典型案例,4起案件获评省检察院参考性案例、典型案例。受邀在全国检察听证培训班授课,参加“检察听证理论与实务五人谈”研讨,获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肯定。

“雨润花开”助发展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实施在于人”。雨花台区检察院为推动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持续打造“春华秋实·雨润花开”品牌,推进“雨检”青蓝工程,落实干警“6+N”培养方案,开展“雨检沙龙”“雨检说法”等研学活动,健全干部队伍全生命周期培养模式。1名干警荣获全国检察机关业务能手称号,2名干警在省级业务竞赛中夺牌,4名干警入选省级人才库。1篇调研报告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优秀调研报告”特等奖,12篇调研文章相继被《人民检察》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雨花台区检察院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围绕雨花台区“全面创新、全域高新”目标定位,聚焦“打造新滨江、建设数字城”战略布局,出台《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总结提炼芯片类知识产权案件办理规则,录制《涉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犯罪的司法认定与综合保护》课程,获最高检、省检察院推广。总结涉税案件办理“雨花模式”,干警受邀参加《人民检察》“危害税收征管法律适用问题研究三人谈”。

“2025年,我们将继续全面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抓住‘实干担当,高质量发展’主线,坚定信心、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勇拼搏,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推动新时代新征程雨花检察工作再上新台阶。”党组书记、检察长詹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