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高校是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高校法学教育在法治人才培养中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事业的各个环节,不断深化法学教育综合改革,积极做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践行者,不断创新以实践为导向的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为法治中国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思想引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法学课程体系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始终将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重点抓系统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引导广大师生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忠实崇尚者、积极传播者和坚定捍卫者,积极做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的践行者。一是把《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作为专业培养的“第一课”,组建“全教授”职称的教学团队,持续开展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活动。二是持续打造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的“系列金课”,邀请公丕祥、夏锦文、张文显、李林、黄文艺、江必新、胡云腾、鲁广锦、黄惠康等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就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入系统学习开设“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时代逻辑和根本遵循”“人权文明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与法治中国建设”“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等系列课程200余次。三是组织教师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培训,提升教师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和把握能力;鼓励教师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教学研究,撰写关于习近平法治思想教学的论文或案例分析,总结教学经验和方法,提升教学水平。学院主持了国内第一个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题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宣传研究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论文近100余篇。
三全育人,不断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这为新时期全面推动法学教育改革创新、推进法治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不断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不断优化法学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重视实践导向,完善以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要求,科学合理的设置实践类课程学分,比如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法学专业实践实训”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学分纳入法科人才培养机制,从课程设置的层面上强化人才培养的实践导向。
二是不断完善法学课程体系,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指导法学实践类课程的系统建设和全面优化,实现课堂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实战能力的培养目标。
三是不断完善法学课程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以有效教学为目标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科学设置课堂教学任务,分层分类规划授课要点,通过情境课堂、经典阅读课堂等教学形式和案例教学、鉴定式教学、材料分析式教学、诊所教学、模拟法庭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增强学生课堂教学的体验感与获得感。
四是不断丰富法学课程教学内容,及时准确全面地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最新举措、实践经验和生动案例带进课堂教学,系统深入完整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鲜活案例带进课堂教学,讲好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五是不断完善法学院与法治工作部门协同育人机制,以实质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导向,优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强化实践导师的指导作用,实现实践教学在法治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实践为导向的法治人才培育培养学生成长为法治实践的“尖兵”。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提升,成果频出,多人次、多团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斩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荣誉;勇夺IHL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大赛全国二等奖、全国高校第十九届“金法槌杯”模拟法庭大赛国家级二等奖、首届“陆由杯”全国数字化法学实务技能大赛一等奖、“明法杯”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优秀组织奖、第十一届中国WTO模拟法庭优秀奖;荣获第六届江苏省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一等奖、省级“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比赛一等奖、二等奖等荣誉。
德法兼修,不断拓展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与责任担当
学院基于南京师范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养要求,融合法治教育、实践与服务三位一体,大力推进“厚生法治”品牌建设。发扬南师“厚生精神”,积极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特色化平台,四年来,建成包括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震泽中学等11个普法基地,形成三份普法菜单、超60万字授课文稿,专注于青少年的普法活动受到多家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廌行”青少年普法课堂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国家级银奖。
2024年11月,在司法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普法办的统一部署下,依托南师法学院法学学科优势,在“廌行”普法服务队和“南京师范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基础上率先成立全国首批、江苏首个大学生法治宣讲团,自成立以来,宣讲团始终秉持“法治为民,普法先行”理念,深入社区、乡村、企事业单位及网络平台,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累计开展法治宣讲121场,辐射受众超5600人,日益成为江苏乃至全国普法宣传的先锋。在法治教育与法治服务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和社会担当。
(作者分别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