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管进社区”贡献基层治理新经验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6月12日A03
日期:06-12
本报讯(记者 姜军)6月6日,苏州市“城管进社区”现场会在张家港召开。会议发布了苏州市“城管进社区”试点名单,共127个社区入选,覆盖苏州市各板块。同时,公布5个首批“城管进社区”现场教学点名单,并为现场教学点授牌。
据了解,“城管进社区”被列入苏州市2025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项目和“海棠红·幸福里”实事项目。此次发布的首批现场教学点包括:张家港市金港街道金都社区城管网格、张家港市南丰镇永合社区“平哥工作室”、太仓市娄东街道华盛园社区多元融合服务站、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街道城邦社区城管驻点服务网格、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木桥社区城市管理服务站。
会前,参会人员还实地了解张家港市金港街道金都社区城管网格、南丰镇永联社区“平哥工作室”运转情况。据悉,张家港市推动“党建红”与“执法蓝”融合,整合多方力量建立“城管+”队伍,设置实体化城管工作室并公示相关信息,展现出“有力量、有场所、有牌子、有机制、有效果”的特点。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张家港市“城管进社区”见员率达93%、知晓率85%、满意度86%,投诉举报同比下降15%,实现“三升一降”目标,彰显了工作的务实管用。
苏州市城管局局长陆继军坦言,推进“城管进社区”工作是破解城管部门和群众之间信息不对称、感情不交融、问题不好办、吃力不讨好被动局面的有效之策。苏州在“城管进社区”工作方案中构建“四个一”治理框架:一是构建“一个体系”,即打造城管主动融入、部门协同联动、社区良性互动的工作体系,形成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二是进驻“一支队伍”,实行“1+N+X”团队进驻模式,社区城管员需做好公示、巡查、建制等基础工作,确保工作落地见效;三是明确“四张清单”,包括宣传、服务、管理、执法清单,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突出各社区的自选动作特色,满足不同社区的实际需求;四是建立“一套机制”,推进“4+4+4”工作机制,实现问题的分类解决和多方的协调联动,提高治理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