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钟典站”成为“终点站”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6月10日A03
日期:06-10
邻里之间,难免有言语磕碰;社区之中,偶遇权益摩擦。这些看似细小的“疙瘩”,若处置不当,可能积成心结、酿成隐患。南通崇川区钟秀街道“钟典站”调解联盟抓前端、治未病、解纷争,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于诉前,实现基层治理与矛盾多元化解的互惠共赢。
多元协同,解纷有力量
基层矛盾化解不是“独角戏”,而是汇聚多方智慧的“大合唱”。“钟典站”调解联盟深入推进诉源治理,盘活优质调解资源,推动基层矛盾纠纷依法高效化解。街道独创的“一三六”调解模式,有效整合多方专业调解力量和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发挥跨地区、跨行业、跨单位联合化解的优势和作用,探索疑难复杂矛盾纠纷“专家出诊式”工作模式,整合专业资源,形成专业、权威的法律意见,协助基层调解组织化解久调不决的人民调解案件,及时化解有升级、激化或民转刑风险较高的矛盾纠纷,积极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温情调解,事了情更暖
调解不是冰冷的裁决,而是带着温度的沟通。街道专职调解员朱蓓蓓常说:“情理法”一体调解,靠的是“真心”。从法院退休的她,出于对法律事业的坚持和热爱,成为了“钟典站”调解联盟的“首席调解能手”。她始终将“情”字贯穿始终、“理”字寻求共识、“法”字坚守底线的调解守则,多年来参与调处矛盾纠纷上百起,调解成功标的额达到500余万元。坚守初心,是朱蓓蓓作为首席调解能手的工作动力,她说:“每当看到矛盾双方达成共识、握手言和时,就是自己最开心的时候。只要群众还需要我,我就会在人民调解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定分止争,“钟典”即终点
基层是化解矛盾的“减压阀”,是沟通民意的“连心桥”,更是维护稳定的“防护网”。“小调解”实为“大治理”,是基层善治的智慧结晶。“钟典站”调解联盟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尝试,注重及时发现、主动化解、系统性预防,致力于让纷争止于初萌,让和谐浸润日常。作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一剂“良方”,兼顾“情理法”化解纠纷,突出结果导向,确保案结事了、事结心解,让“钟典站”调解联盟成为矛盾纠纷的“终点站”,居民安定有序、守望相助的“幸福家”。
(何志炎 胡倩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