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5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安心”软件竟成敲诈陷阱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6月10日A02

日期:06-10
字号:
版面:第A02版:政法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线上贷款、扫码支付、一键问诊……各种APP充斥于应用商店、网站中,在让生活便利触手可及的同时,有时也会将用户置于财产损失和隐私泄露双重风险中。

2023年10月,镇江公安机关在侦办一起网络敲诈勒索案件过程中发现,涉案人员温某某、杨某某开发虚假贷款类APP,导致多地多人上当受骗。该案中一名受害人黄林(化名)报案回忆,为缓解信用卡还款压力,想着在网络上借点钱用,便从多款网络借贷软件中优选了一款名为“安心花呗”借贷APP,并从中顺利借款2000元。

可没过几天,黄林刚用借来的钱补上信用卡欠款漏洞,还没放下心喘口气,噩梦就接踵而来。“安心花呗”客服竟然称其借款逾期需要还钱,并用PS其裸照的方式,威胁黄林支付逾期费用、删除信息费用、销账费用。受迫无奈的黄林通过转账方式8次支付费用,累计17400元。

2023年12月,公安机关将涉嫌开发此款借贷APP的犯罪嫌疑人温某某、杨某某抓获归案。2024年6月,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据查,2023年3月,温某某、杨某某做兼职受聘入职江某某(另案处理)负责的公司,共同开发“安心花呗”“海豚借呗”“融易花呗”等贷款类APP。其中,温某某负责APP运行测试,后期负责APP打包;杨某某负责APP的代码编写(前端开发)和打包工作。

在APP开发过程中,江某某通过使用TG聊天软件加密通信,并要求温某某、杨某某利用境外服务器测试、打包和不断更换IP地址方式规避监管,实施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温某某、杨某某在明知江某某将该APP售卖给他人用于网络犯罪情况下,仍为江某某提供技术支持。温某某违法所得97700元,杨某某非法所得53500元。

2025年1月,法院公开审理此案。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温某某、杨某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综合二被告人坦白、全部退赃、认罪认罚等量刑情节,被告人温某某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八千元;被告人杨某某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八千元。

案件办理中,让检察办案人员触目惊心的是此类APP“套娃式授权”黑箱操作设计。涉案APP软件未提供撤回个人信息收集同意的途径,隐私政策也未明确列出第三方机构的信息收集范围,导致用户办理业务时稍有不慎,个人信息便如同“裸奔”。检察机关提醒,不要轻信“网红”软件,避免陷入财产损失和隐私泄露双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