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汾湖地处江浙沪交界,河网密布、湖泊纵横,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先行启动区,承载着丰富的生态资源与人文底蕴。
早在2018年,苏州市吴江区就与青浦、嘉善、秀洲、吴中、昆山等周边区县共同建立“联合河湖长制”,由示范区各镇、村干部兼职“河湖长”,做好交界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近年来,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汾湖派出所立足“河湖长制”,进一步创新水域保护机制,推进辖区水域保护,为打造水清、湖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汾湖贡献公安力量。
警“长”融合
打击水域违法犯罪行为
小金是太浦河伟明村河段的“河湖长”,2024年5月,他发现有人在偷偷往伟明村的河道里偷排固体废物,立即将这一线索上报给警格责任民警。汾湖派出所循线深挖,成功打掉一个实施倾倒危险废物的犯罪团伙。
为进一步实现精细化水域管理,汾湖派出所创新落实警“长”融合制度,将水域纳入警格化治理,合并“河湖长”管辖区域划分13个水域警格,形成“1+N”的民警、“河湖长”配对模式。明确责任分工,由警格责任民警下发工作清单,N名“河湖长”围绕清单内容开展日常巡河、船舶、从业人员身份信息采集、违法犯罪线索摸排等工作,将发现的问题汇总至警格责任民警,警格责任民警将问题分流至公安、渔政、海事、市场监管等部门,或结合实际情况协调多部门开展联席会议,实现联合管护、联合监测、联合执法、联合治理。
今年以来,汾湖派出所依托警“长”融合制度,接收“河湖长”上报的关于非法捕捞、非法排放、倾倒危险废物、水上赌博等违法犯罪线索12条,破获相关案件3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0余人。
汇聚民力
激发群防群治新动能
“水深危险,请勿野泳。”在一次巡河护水志愿活动中,“汾享家”蓝盾志愿者小陈偶然发现一名男子在三白荡野泳,他及时制止了该名男子的危险行为,这一事迹被汾湖派出所挖掘报道,没过多久他就被政府选聘为“民间河湖长”。
近年来,汾湖派出所组建了“汾享家”蓝盾志愿者、红色“汾”警义警队伍等多支群防群治队伍,定期组织巡河护水志愿活动,并制定任务清单,发动群众协助“河湖长”参与巡河护水,开展护栏损坏、标语缺失等隐患问题排查,野泳、垂钓人员劝离,河面垃圾、河道淤积清理等工作。
汾湖派出所还专门根据群众参与巡河护水工作的积极性、表现力、贡献度制定了激励制度,通过宣传事迹宣传、表彰奖励申报进一步发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将水域治理工作突出的人才上报给政府,由政府筛选决定聘用为“民间河湖长”,协助“河湖长”开展河道保护工作。
如今,汾湖大大小小共145个水域,均设有公派“河湖长”以及由志愿者组成的“民间河湖长”。
科技赋能
探索提升水域治理效能
“指挥室,汾湖与元荡湖交界支流发现水域被燃油污染,请求支援。”2024年10月,汾湖派出所“云端+”警用无人机战队在协助处置一起高速油罐车侧翻事故时发现高速下方水域被泄漏的燃油污染,立即将现场情况回传指挥室,并通过高空实时监测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河道清理工作。
2024年以来,汾湖派出所依托新时代数智派出所建设,深化无人机在水域保护方面的深入应用,建立“云端+”警用无人机战队,利用警用无人机开展高空巡查与“河湖长”地面巡河互为补充,有效清除河湖中心区域的治理盲区。
无人机灵活高效、实时图传的特点还可以应用于水上救援。汾湖派出所“云端+”警用无人机战队在辖区四个主要警务室屯放警用无人机,并召集辖区重点水域的“河湖长”开展无人机救援培训,一旦发生落水情况,即可远程操作就近警务室的无人机搭载视频、喊话、救援设备,快速到达救援地点,实现远距离与被救援人对话喊话,高精度投放救援物品。今年以来,成功营救溺水人员4名。
“之后,我们还将进一步探索AI、区块链、物联网技术等前沿科技在水域保护方面的应用。”汾湖派出所所长郭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