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青春铸警魂 忠诚护平安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5月28日A07
日期:05-28
本报通讯员 陈凯玲 丁凡非
在沿海平原的漫漫时光中,他带着调解本走村入户;在横跨多省的追凶道路上,他拎着公文包探幽索隐。他是田间地头的“和事佬”,也是犯罪分子的“小煞星”。他就是盐城市大丰区公安局刑事警察大队二中队青年民警崔浩。
赤子丹心,深耕基层“农田”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活依靠,处理不好要结几代人的仇。”这是崔浩在自己调解笔记上写下的话。2020年的冬天,大桥镇江岸村的两户人家因各自农田的界址争执不下,互不相让。这场看似普通的邻里纠纷,实则暗藏着土地二轮承包政策衔接、水土流失导致地貌改变、宅基地规划调整等多重复杂因素。接到警情的崔浩没有简单处置,他先是主动到村委会查阅档案,并找“老村干”详细了解争议地块的背景,积极组织村里干部和老同志代表从中斡旋,并就矛盾地块进行实地测量,通过征求矛盾双方和村里、邻里的意见,提出了面积置换、地利补偿的调解方案,最终,经过10个小时的努力协调,成功化解了这一邻里矛盾。
在基层派出所工作的这三年来,这位“泥腿子警察”独创“五步调解法”:一查历史档案、二测实际面积、三问乡邻证言、四算经济账目、五签调解协议。靠着这套工作法,他累计调解各类纠纷200多起,有力践行了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持之以恒,锻造刑侦“利剑”
2023年,崔浩调至刑侦部门的第二年,这年春节刚刚过去,当大家还沉浸在欢庆的氛围中时,一个警情打破了这份宁静。“警官,我刚买的抵押汽车被抵押公司拖走了,请帮帮我!”接到报案以后,崔浩对这名报案的群众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并敏锐地从中发现了诸多疑点,“为什么公司没有提前通知?”“为什么车子被拖前有诸多可疑人员徘徊?”“为什么抵押公司的拖车没有安装车牌?”……种种问题让崔浩发现这个警情并不简单,于是他赶紧向领导汇报,局领导迅速组织精锐警力成立工作专班展开调查,渐渐地,一个横跨全国多个省份的特大盗窃高档汽车盗窃团伙浮出水面。
成立专案专班以后,崔浩作为主侦民警,一直奋战工作的最前线。白天,他活跃在各个审讯室内,与犯罪分子展开激烈的心理博弈;晚上,他又忙碌在办公桌前,梳理着各类冗长、繁杂的数据和电子证据。最终,历时7个月的努力,历程2万多公里的奔波,成功侦办了这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盗窃案件,为群众追回了各类高档汽车14辆,挽回损失400余万元。该案后被盐城市委政法委评为年度十大优秀案例。
忠诚履职,扛起使命“旗帜”
在刑警大队工作的这四年来,这位“愣头青”警察展现了自己非凡的勇气和毅力,他积极进取,先后主侦并参与捣毁了多个大丰洗钱团伙,承办了多起诈骗、盗窃类民生案件,移送起诉80余名犯罪嫌疑人,有力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警服穿的是责任,警徽戴的是民心,从田间地头的“和事佬”到破案追凶的“小煞星”,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的忠诚与担当,用青春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当暮色降临,警灯熠熠闪烁,那正是无数个“崔浩”在用忠诚编织着万家灯火的平安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