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矛调体系赋能 铜山98%纠纷化解在基层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5月28日A03
日期:05-28
2024年以来,徐州市铜山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扣信访工作法治化核心要求,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截至目前,14项法治化重点指标均高于全市平均值。
聚焦“三早”
筑牢预防屏障,夯实法治化根基
提前“治未病”早谋划。铜山区坚持把兜牢民生底线作为推进信访法治化的前提,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全面推进全区重大决策、重点改革、重大项目和重要活动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织密“前哨网”早预警。健全完善警情、访情、舆情、民情“四情”信息预警通报制度,强化信访与宣传、政法、网信、公安等部门协调联动,通过释疑解惑、救助帮扶、思想疏导等措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打好“组合拳”早调处。把健全矛调体系作为预防法治化的有效手段,信访、司法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访调对接”工作的意见》,构建起村级实、镇级强、区级专的三级矛盾调处机构。去年以来,全区342个调解组织和1500余名人民调解员受理群众诉求近2.3万件,成功调解2.24万件,调解成功率超98%。
紧扣“三真”
强化攻坚化解,提升法治化质效
包案用真心。铜山区常态化开展区镇领导“周末大接访大化解”活动,推行周六镇长接访、周日党委书记接访机制,把推动化解作为办理法治化的重要抓手。区四套班子领导主动深入基层约访下访,去年以来,共会办1902件次,一大批“骨头案”“钉子案”得到解决。会办下真功。充分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引入司法力量,参与重大、复杂疑难、涉群体纠纷等信访事项处置,确保处理结果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化解动真格。深入开展“四下基层”推进信访积案攻坚化解专项行动,抽调基层经验丰富、业务能力过硬的骨干力量下沉镇街,吃住在一线,综合运用“法律+政策+情感”多元化解模式推动问题解决。
围绕“三守”
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法治化成果
完善机制制度,守正法治基础。构建全链条、系统化的信访法治框架,以《信访工作条例》为遵循,规范信访事项依法分类处理,制定《铜山区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工作办法》及业务操作规程,以责任落实保障工作落实。强化宣传引导,守护法治氛围。去年以来,铜山区共开展线下法治宣传6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通过集中宣传、送法入户、以案说法等形式,引导群众依法、理性、文明表达诉求。落实双向规范,守牢法治底线。一方面,通过4轮法治化专题培训,累计培训360余人次,实现了信访干部全覆盖。另一方面,对有过激行为的重点涉访人员依法快速处置,坚决遏制“以闹求决,以访谋利”的不良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