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品: 一丝不苟的“贴心马甲”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5月21日A07
日期:05-21
本报通讯员 周畅 何丽婷
他是案卷堆里的“法律通”,更是街坊邻里的“贴心人”。他就是灌云县公安局同兴派出所副教导员赵品。
作为派出所法制员,赵品总是提前来到办公室,开启他一天的案件审核工作。他面前的卷宗,承载着一个个复杂纷扰的故事,有邻里间因琐事而起的拳脚相向,有街头巷尾的盗窃诈骗行径,也有商业纠纷衍生出的违法冲突。但无论案情简单或是棘手,他都以同样的专注投入其中。
今年年初,派出所有一起涉及多名嫌疑人的案件,初看谈话笔录整齐规范:两名谈话民警均已签字确认。然而,赵品却凭借多年练就的“火眼金睛”,发现了细微的漏洞:两名民警签字的具体时间存在着偏差。他立刻与两名办案民警沟通,重新核实细节,原来是民警签字时的笔误。及时纠正后,避免了案件在后续诉讼环节可能出现的隐患。正是这样一次次细致入微的审核,赵品让经手的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打铁还需自身硬”,赵品不仅专注于个案审核,更着眼于提升全所民警的执法素养。他将每周一下午定为所里的“法制课堂”,带领所内办案民警学习执法规范。2024年以来,赵品审核的案件连续2年保持“零差错”,在他指导下,5名“法制新人”已成为所里的业务骨干,所内执法质量考评稳居前列。
褪下法制员的“专业盔甲”,换上社区民警的“贴心马甲”,赵品在16平方公里的责任田里深耕细作。
2023年5月,赵品接到预警,辖区邵某为涉诈高危人员。面对邵家紧闭的大铁门,赵品开启了“破冰行动”,连续17天带着反诈宣传册上门,从政策宣讲到帮忙跑腿,一次次的接触,成功让邵某父母放下心中的芥蒂,最终换来了邵某的微信。在与邵某取得联系后,邵某以刚在境外结婚生子为由,编造多种理由无限期拖延回国。当邵某第20次挂断视频时,赵品转换策略:让邵某母亲录下反诈宣传语,并制作电子家书,配上老家门口照片。通过30余次跨国视频通话,经过103天的努力,成功劝返“失联”2年的邵某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