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9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孩子在这里矫治,我们很放心!”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5月20日A03

日期:05-20
字号:
版面:第A03版:江苏戒毒·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孩子在这里进行戒毒矫治,我们做父母的很放心。民警们的付出比我们多得多,我们发自内心感谢你们!”这是5月7日,在省宜兴强制隔离戒毒所2025年第二期“场所开放日”活动现场,一位戒毒人员母亲在留言簿上写下的感言。

这场以“亲情破冰”为主题的“场所开放日”活动,不仅让戒毒人员家属零距离地见证戒治成效,更成为宜兴戒毒所深化科学戒毒、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展现民警队伍形象的重要窗口。

今年以来,宜兴戒毒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原则,紧扣“一体两翼”大戒毒工作布局,围绕构建亲属、社会、志愿者“三位一体”的社会帮教平台,通过定期开展“场所开放日”活动,邀请戒毒人员家属来所开展亲情帮教,有效提升教育戒治工作质量。今年两期“场所开放日”活动,累计邀请20余名戒毒人员家属参与,满意率达100%。

从“神秘高墙”到“阳光戒治”

打造开放共融新生态

“开放的底气在于管理的自信。”宜兴戒毒所党委书记、所长金文忠告诉记者,“通过‘场所开放日’活动,我们积极向社会公众展示戒毒所发展新面貌,展现教育戒治工作成果和民警队伍新风采。”

为筑牢“开放”的基础,近年来,宜兴戒毒所不断加大投入,大力推进硬件升级,调整功能布局,美化所区环境,全力打造“园林型”“校园式”的戒毒场所。在独具江南风韵的黑白灰建筑群内,标准化宿舍、多功能教学楼、心理治疗室、技术工作室一应俱全;康复训练中心配备智能体质监测系统,实现了生理脱毒与心理康复的“双轨并行”;禁毒教育馆集展示、互动、体验等功能于一体,较好地满足了科学戒治需求;戒毒所医院设施完善,拥有一套成熟的慢病管理机制,并与地方医院建立医联体协作机制,切实提升场所医疗保障水平。

该所更加注重规范执法,严格执行提前解戒、奖惩处遇、诊断评估等重要执法事项工作标准和执法流程,落实执法事项集体审议制度,定期开展戒毒执法考评。加强执法监督,面向社会聘请公正文明执法监督员16名,与驻地检察机关共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不断强化民警“镜头下”执法意识。

“过去觉得儿子在这里戒毒很压抑,现在看到戒毒所更像是一所特殊学校。”“被子叠得方方正正,他在家里根本做不到。”……干净整洁的生活与学习环境,给家属们服下了“定心丸”,也化解了他们的担忧,纷纷感慨道。

“消除对戒毒所的刻板印象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让戒毒人员家属成为我们开展教育戒治工作的‘同盟军’,让戒毒工作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金文忠表示,这也是他们组织开展“场所开放日”活动的初衷。

从“单兵作战”到“多维联动”

构建社会支持共同体

在戒毒管理区的多功能教室,戒毒专题片《烬生》正在播放。这是宜兴戒毒所民警历时3个月跟拍制作的戒毒人员真实戒治影像。影片中,戒毒人员张某从经营诊所到沾染毒瘾、从抗拒管理到主动参与康复训练的全过程,让在场的家属潸然泪下。

“这种沉浸式教育,比单纯的说教更有冲击力。”宜兴戒毒所党委副书记、政委李胜忠向记者介绍,“场所开放日”活动特别设置了“典型引路”环节,通过影像记录、家庭走访等形式,为戒毒人员家属提供了戒毒监督的“路线图”。

2024年以来,宜兴戒毒所积极发挥专业戒毒优势,通过研发戒治技术、拍摄禁毒视频等方式,不断提高教育成效,并以所地共建机制为抓手,主动联系对接地方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成立了黄丝带社会帮教平台,为戒毒人员送教育、送技能、送法律、送关怀,实现了戒毒所、社会机构与家庭的“墙内+墙外”联动机制,推动社会支持系统与专业戒治力量形成合力。

“作为黄丝带帮教平台的重要内容,‘场所开放日’活动不仅面对戒毒人员家属,也面向社会各界志愿者。”李胜忠告诉记者,他们通过精准筛选,按戒毒人员的戒治表现,分批次邀请家属前来参加活动,既激励先进又警示后进。同时通过黄丝带平台导入外部资源,常态化邀请公益律师解答戒毒人员的法律困惑和诉求,联合地方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先后开设了中式面点、烹饪等实用课程。

这种“墙内矫治+墙外支持”模式成效显著。戒毒人员吴某的血糖指标从入所时的25降至5,其妻子在座谈会上动情地说:“不仅是他的身体康复了,更重要的是,他的眼里又有了光。”

从“隔窗相望”到“同桌共餐”

激活亲情戒治内驱力

“食堂后厨比酒店还干净!”“这些健身器材能有效帮助戒断毒瘾吗?”在民警的引导下,家属们深入戒治核心区域,从禁毒教育馆到康复训练中心,从习艺车间到心理沙盘室,全方位了解科学戒治流程。家属王女士连连惊叹:“原来,强制隔离戒毒不只是‘关起来’那么简单。”

在家庭防毒课堂,民警结合毒品仿真模型,细致地普及禁毒知识、讲解毒品防范技巧,并与家属们面对面交流,介绍一日戒治流程,并认真听取家属对戒毒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个性化戒治方案。家属们纷纷表示:“看到这些毒品模型,我对毒品有了进一步的感官认知,今后肯定能及时发现和制止。”

“以前到戒毒所探访只能隔窗对话,现在还能同桌共餐,真的很人性化。”在亲情共餐环节,戒毒人员与家属围桌共餐,互诉衷肠。“你一定要坚持住!”戒毒人员陈某的母亲一边为儿子夹菜,一边鼓励他说。此刻的食堂,没有冰冷的高墙铁网,只有此起彼伏的叮咛与承诺。民警适时进行引导,促进戒治和亲情双向奔赴。这种情感催化效果显著,参与活动的戒毒人员在后续评估中戒治动力指数均有较大提升。

“戒毒工作不仅是生理脱毒的攻坚战,更是心理重建的持久战。我们搭建的也不仅仅是探访通道,更是直抵人心的回家路。”宜兴戒毒所党委委员、负责教育工作的副所长黄建军表示,该所坚持将“场所开放日”作为教育戒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下一步还将在中秋、春节等节点定期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