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30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梁溪构建“司法+社会”多元救助新范式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5月19日A04

日期:05-19
字号:
版面:第A04版:综治法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韦旭萍

今年5月,一场跨越940多公里的暖心接力在江苏无锡与江西瑞金之间展开。无锡市梁溪区委政法委牵头区检察院组成专项工作组,带着司法为民的拳拳初心奔赴红色故都,为一起刑事案件被害人家属送去总计8万元的司法救助金,并携手瑞金市多部门构建起“司法救助+社会帮扶”的长效机制,让法治阳光照亮困境家庭的前行之路。

精准摸排 救助线索“主动上门”

梁溪区委政法委在常态化开展司法救助线索排查时发现,辖区某刑事案件被害人家庭存在特殊困难:年逾六旬的老人因脑梗瘫痪在床长达五年,完全丧失自理能力;被害人妻子为照料病父和一双幼子不得不放弃工作,家庭收入骤减至零;8岁的大儿子因过敏性体质需长期医疗观察,3岁的女儿频繁感冒发烧,医疗、教育开支如同沉重枷锁,压得这个家庭喘不过气来。

工作组秉持“应救尽救、能救尽救”原则,不远千里赶赴瑞金实地核查。在低矮的出租屋里,看到瘫痪老人艰难地吞咽动作,目睹母亲为孩子擦拭额头上的退热贴,工作组成员深受触动:“司法救助不仅是资金支持,更要成为困境家庭的希望之光。”

跨省联动 编织立体救助网络

针对该家庭的特殊情况,梁溪区与瑞金市迅速启动跨省协作机制:梁溪区委政法委协调发放5万元司法救助金,瑞金市同步落实3万元司法救助资金,总计8万元的司法救助“及时雨”精准滴灌到这个困难家庭。

为实现“救助效果最大化”,两地政法部门牵头召开专题座谈会,与瑞金市教体局、民政局、妇联、街道办等8个部门建立对接机制:教育部门开通子女入学绿色通道,民政部门将其纳入低保边缘户动态监测,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定期上门帮扶,街道社区安排家庭医生定点服务……一张涵盖医疗、教育、生活照料的立体救助网络悄然织就。

“我们不仅要解决眼前困难,更要构建‘司法救助筑基、社会救助接力’的长效机制。”两地政法委相关同志在座谈会上表示,“此次跨省协作打破地域壁垒,实现救助资源的最优配置,是积极响应中央政法委、最高检加强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要求的创新实践。”

机制创新 打造新时代救助样板

此次跨省救助行动,是梁溪区探索“主动救助、多元救助、长效救助”模式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梁溪区委政法委牵头建立了“政法委统筹协调、政法单位主责主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司法救助工作体系,积极筹措建立司法救助资金池,规范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通过大数据筛查、基层网格走访、案件办理联动等渠道主动发现救助线索,同时邀请爱心企业、社会团体加入救助联盟,以经济救助、帮助就业、爱心结对、助学助残等形式开展爱心帮扶活动,引导社会爱心力量开展协同救助;针对重大复杂案件,推行市、区两级联合救助机制,2022年以来累计救助案件70余件、困难群众160余人。

在瑞金市对接现场,被害人妻子眼含热泪:“谢谢你们从那么远的地方赶来,让我们看到生活的希望。”3岁的女孩捧着工作组叔叔阿姨买来的零食,稚嫩的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这一幕成为司法温情最动人的注脚。

从“被动受理”到“主动发现”,从“单一资金救助”到“多元立体帮扶”,梁溪区政法机关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场跨越千里的救助行动,不仅温暖了一个家庭的寒冬,更勾勒出新时代司法救助工作的崭新图景——当法治的阳光与社会的温暖交相辉映,每一个困境中的身影都不会独行,每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终将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