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流动摊点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5月15日A04
日期:05-15
本报讯(通讯员 孙炜)“以前看到城管就想躲,现在他们主动带我们找地方摆摊,还说首次不罚……”近日,泰州市海陵区田家炳中学北侧的摊贩们经历了一场“执法体验”的转变。泰州市海陵区城管部门以“服务型执法”为核心,将管理思维从“驱赶禁止”转向“引导规范”,让流动摊点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据悉,田家炳中学周边长期聚集约15个流动摊点,以小吃为主,主要面向学生及周边居民。随意摆摊设点导致上下学时段交通拥堵、环境卫生脏乱,市民投诉频发。但是摊贩中不乏家庭困难、依托摆摊谋生的群体,简单“一刀切”清理易引发矛盾。如何平衡市容秩序与民生需求?泰州市海陵区城管部门以理念革新破局:放弃“赶紧走”的禁止思维,转而思考“如何让摊贩跟我来”。
一方面,城管部门联合社区,在距中学300米处的空地划定疏导摊区,同时规定经营时间(放学时段1小时),实现规范有序经营。摊区既避开交通要道,又便于学生和居民采购,实现“退路进区”。另一方面,推行“首违不罚”柔性执法机制,对首次未在指定区域摆摊设点的摊贩,城管执法人员现场与其沟通,面对面引导至摊区。若再次出现该行为,执法人员仍然以教育劝导为主并向当事人出具《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但当事人屡教不改,执法人员不仅会剥夺其在此摆摊的资格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执法人员会最大程度践行柔性执法的原则,不轻易采取行政处罚的措施。同时,城管工作人员协助摊贩办理卫生许可、规范摊位摆放,变“处罚威慑”为“服务赋能”。
此外,建立共治模式,激活摊贩自治。成立“摊区自治小组”,由摊贩推选组长,参与摊区卫生管理、秩序维护。城管部门联合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培训,变“单向管理”为“双向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