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镇江法院力促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5月15日A01

日期:05-15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特约记者 孙彩萍 王天

本报记者 翟敏

在法治建设的最前沿,行政审判既是群众权益的“守护盾”,又是社会矛盾的“解压阀”。近年来,镇江法院以司法审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用公正裁判修复社会关系,既守护公平正义“最后防线”,更延伸司法职能参与社会治理。

据统计,2024年,镇江法院行政诉讼案件上诉率为41.54%,申请再审率为14.20%,均优于最高人民法院设定的参考区间,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的治理效能。

“镇江行政审判有高度、有温度,更有亮度!”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万荣在法院调研时高度评价,“既以国家级、省级荣誉为城市增光添彩,更把重点从‘判决’转向‘解纷’,用司法温度焐热了民心。”这一评价,恰是镇江法院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理念的最佳诠释。

争议化解全链贯通

“今后我们将聘请专业税务团队,确保每一分税款都经得起检验!”“感谢理解支持!我们将持续优化纳税服务,通过智能提醒等方式帮助纳税人便捷申报,让依法纳税成为轻松事。”审前调解会上,某公司负责人与税务部门达成和解。

在这场某公司与税务局的滞纳金纠纷案中,镇江法院创新采用“审前调解会”模式,税务干部现场化身“政策讲解员”,用鲜活案例为企业算清“法律账”“经济账”。这场面对面的沟通会,让征纳双方在法庭外就握手言和,真正实现了“矛盾化解在审前,问题解决在源头”的法治效果。

2024年,镇江法院新收行政诉讼案件量同比下降15.08%,裁定驳回起诉案件量同比下降47.56%。

在巫某诉句容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及行政复议4案中,句容市常务副市长出庭应诉,主动与当事人沟通协调化解矛盾,并积极安抚当事人情绪,巫某当庭撤回4案起诉,矛盾得到实质化解,当事人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府院联动解民忧,实质化解显担当。镇江法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精耕实质解纷,努力从“案件结没结”朝着“纠纷解没解”转变。镇江中级法院制定《关于深入推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的工作指引》,从前端化解、立审衔接、诉讼化解、协同化解4个维度全链条推进行政争议协调化解,经验做法被省法院工作简报刊载。

监督支持双轮驱动

户厕改造本是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的暖心工程,却在某村引发了一场令人遗憾的纠纷。

原来,某镇政府在推进户厕改造过程中,为赶进度而走了“捷径”——既未征得该户村民签字同意,也未对化粪池选址进行专业评估,盲目施工导致房屋墙体开裂,把惠民工程变成了“闹心工程”。

程序失范的施工,终将付出法律的代价。镇江法院经实地勘查,结合房屋受损程度、改厕位置等事实,依法认定镇政府施工行为违法,并根据房屋实际状况和市场维修标准,判决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监督依法行政是行政诉讼的职责使命,对于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两级法院通过判决纠正或者诉中发函等方式敦促行政机关主动自行纠正,推动行政机关提升依法行政能力。2024年,全市乡镇政府、街道办因未严格履行法定程序,10件违建拆除被法院确认违法案件,进一步帮助行政机关提高程序意识、法治意识。

常某报假警诬告他人,公安机关调查认定,其行为已构成诬告陷害,作出了行政拘留3日的处罚决定。常某不服,诉至法院。

法律不会为任性买单。常某的行为不仅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损害他人名誉,更严重扰乱了公安机关办案秩序。镇江法院依法支持公安机关的处罚决定,充分发挥了行政审判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中的规则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

司法与行政同频共振,镇江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牢固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正确处理“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府院双向合力,共同推动法治政府和美丽镇江建设。

协同作战定分止争

“官司打了好几年,这次我们心服口服!”近日,镇江法院调解室出现了罕见的一幕:某民营企业和某地方国企的代表同时登门,一个送上锦旗,一个递来感谢信。

而就在不久前,这两家企业还因股权纠纷对簿公堂,案件横跨商事、行政多个领域,历经多次诉讼,矛盾一度陷入僵局。

原来,双方因多年前的一纸减资退股决议产生分歧,随后衍生出多起关联诉讼,案情错综复杂,审理难度极大。

“案件涉及不同法律领域,单纯判决可能‘按下葫芦浮起瓢’。”镇江中院行政庭庭长程刚介绍道。

为此,法院启动联动调解机制,商事和行政审判条线法官协同作战,既算“法律账”,也算“经济账”,更算“长远账”。

调解过程中,法官们耐心梳理争议焦点,反复沟通协调,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揽子”解决方案,不仅妥善化解了股权纠纷,还一并解决了关联行政争议。案件圆满落幕,两家企业均对结果表示满意,这才有了开头那暖心的一幕。

调判结合,标本兼治。2024年,全市法院依法审理行政协议类案件14件,支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守信践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氛围。

司法建议如同良医开方,既治已病祛沉疴,更防未病固根基。针对某市区连锁超市因食品安全被多次行政处罚问题,镇江中院“把脉问诊”后开出“司法处方”,推动企业完善验收、奖惩、索证索票等制度体系,不仅化解了眼前纠纷,更筑牢了食品安全防线。这份标本兼治的司法建议,获评全省涉民营企业优秀司法建议。

2024年,全市法院共发送各类司法建议54份,镇江中院行政庭所发司法建议连续5年被省法院评为优秀司法建议,真正实现了“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