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6点多,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对着淮安市北京路小学的路口车流涌动,淮安市公安局淮阴分局交警大队一中队辅警关心江身着荧光绿制服,微微弯腰,左手护住一名小学生的后背,右手平举示意车辆暂停,孩子安全跨过斑马线后,他迅速转身疏导下一波车流。晨风中,他的眼角不断渗出泪水,袖口已被擦拭的痕迹浸得发亮。这位被不少出租车司机和家长熟知的“流泪交警”,用19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马路卫士”的忠诚与温情。由于工作认真负责且成效显著,关心江先后被评为“淮阴最美辅警”“淮安最美辅警”并被记大功一次,2023年被评为“江苏省最美辅警”并被记特等功一次。
泪痕是勋章,路口的每一秒都是责任
“孩子们上学的时间就是我上班的时间。”每天早晨在孩子们上学点之前,关心江的警用摩托车就已经停在了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门的执勤点。这里是淮阴区主城区的交通要塞,医院通道、学校正门、公交站在此交汇。“再往前开一点,对,就停在这个安全区!”他小跑着指挥一辆送学的私家车,顺手帮后座的孩子拉开车门。早晨6点多到8点多,他在这片不足200米的路口喊出上千次“注意安全”。傍晚,他又会准时出现在这里,直到最后一位学生被接走。
关心江所在的交警一中队管辖区域是全区最为繁忙的区域,淮海北路、北京东西路、银川路等是城区主干道,高峰期间车流不断、行人如织。由于工作关系,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寒冬暴雪,关心江常年“钉”在马路上,眼睛长期暴露在尾气和沙尘中,患上了严重的职业病泪道堵塞。随身携带的纸巾成了他的“第一警械”。执勤过程中,他的眼泪总是会不自觉地往下流淌,“不擦就看不清路,就像蒙了层纱布一样。”关心江坦言,随身携带的纸巾常常很快就用完了,他就习惯性地用衣袖擦拭,此前家人多次劝他早日治疗,他却总推脱“等忙完这阵子”,最终错过最佳治疗期。
“有时觉得这眼泪流个不停,搞得我都不像个爷们儿了。”关心江笑着自嘲。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执勤时的“威严”。
铁骑的轮印里,刻着群众的冷暖
翻开铁骑队的巡逻日志,关心江暖心事占了厚厚一摞:送抑郁症女子回家、扶行动不便的老人过马路,帮迷路老人联系家属、为患者开辟“绿色通道”…… 巡逻途中,关心江遇到一位母亲抱着抽搐的孩子在路边急得直哭,他二话不说,一把抱过孩子跨上摩托,在警笛呼啸中穿越车流,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医院,孩子确诊是脑出血,“幸好送来的及时”医生的话让关心江安了心。“别害怕,这个世上有很多爱你的人。”巡逻中,关心江遇到一名患有抑郁症的女子神情恍惚,关心江和声安抚,驱车十多公里把她送到父亲的身边,看到女子与父亲相拥而泣,“这就是这份工作的意义吧。”关心江说。有不少曾被帮助的群众想要送来锦旗,关心江却红着脸摆手:“换谁都会这么做。”
“从小就觉得警察是正义的化身。”关心江说起从警初心时,眼神依然闪烁着少年般的光亮。即便只是一名辅警,他也始终以正式民警的标准要求自己,制服永远笔挺,指挥手势永远标准,那股子较真的劲儿19年如一日。最难忘的是刚入警时因车祸坐在地上的六岁女孩,车祸现场,他抱起这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冲向医院。“那一刻突然明白了这身制服的意义。我追求的警察梦,不就是身着警服,尽我所能地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吗?”他说。
缺席了父亲最后一面,但从未缺席使命
在队里年轻人眼中,关心江是“严师慈父”,但在安徽老家的弟弟们记忆里,他却是个“不称职的长子”。8年前,正值淮安创建文明城市攻坚期,父亲病危的消息与工作的紧急性同时到来。电话那头弟弟焦急说道:“哥,爸怕是要不行了……”这头他却站在烈日下站岗,终于忙得差不多了,连夜坐上回家的火车。“还是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提及此事,关心江眼神里满是愧疚。
2014年,在巡逻途中,前方的一辆小货车突然违规掉头,紧急避让时沉重的警用摩托狠狠砸在他的右脚上,鲜血瞬间浸透了鞋袜。虽然及时做了手术,但两根脚趾断裂,最终还是导致九级伤残。由于常年的一线执勤,关心江的关节也落下了毛病,有时上下楼都要用手扶着膝盖。“我曾是一名军人,站,就要站成一根标杆。”路面执勤的关心江响亮干脆的哨声,配合利索干练的手势,腰杆笔直、英姿飒爽。
“老关已经59岁了,一直都是早早到班上,很晚才回家,整天连轴转,也已经好多年全年无休了。有时心疼他,让他回家多陪陪家人,他总是说他家人都理解他、支持他。”一中队负责人说道。明年10月,关心江就要迎来退休的日子,他总是不自觉地多叮嘱年轻队员几句。“指挥手势要标准。”“路口观察要仔细。”……他把这么多年的经验一点点传授给年轻人。每次看着队员们整齐列队出发,他的目光总是格外柔和,既是不舍这身警服,更是期盼这些年轻队员能守护好他走了半辈子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