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尤莉
本报特约记者 马洪建 沈悦
靖江市南濒长江与张家港市、江阴市、常州市相望,东与如皋市相邻,西北与泰兴市接壤,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开放的发展环境,其中造船业占据了全国13.9%的造船份额,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10%,正在崛起为长三角地区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新兴城市。
如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公安动能?近年来,靖江市公安局以主责主业为抓手、企业需求为导向、群众满意为标尺,制定出台《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10条措施》和《便民利企十件实事》“双十条”举措,用法治赋能筑牢安商护企“安全堤”、共建共联打造亲商暖企“生态圈”、全域服务跑出便民惠企“加速度”。
法治赋能
筑牢安商护企“安全堤”
双鱼牌肉脯作为靖江的代表性品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2024年3月,靖江市公安局经数月侦查,成功侦破一起制售假冒双鱼品牌肉脯案件,抓获9名犯罪嫌疑人,摧毁了假冒制品生产销售链条,及时为企业挽回损失,有力保障了企业声誉和消费者权益。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面对侵害企业权益的违法犯罪,靖江市公安局建立涉企案件“快侦快办、跟踪服务、结案回访”机制,加快办案节奏,提升结案率。2024年以来,共破获合同诈骗、侵犯著作权、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等大要涉企案件3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0名,涉案金额达3000余万元。
为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该局以“解剖麻雀”式监督管理模式,对受立案、涉案财物管理、积案清理等工作常态化开展“一案一复盘”,从源头堵塞执法漏洞,确保每一个执法环节、每一起执法行为都经得起检验。
除了全量监督,全市117支社区警务团队,涵盖网格员、辅警、楼道长、平安志愿者等6400余名群防群治力量,开展进企法治宣传、安全隐患排查、治安巡逻防范、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持续不断为安商护企“夯基垒土”。
共建共联
打造亲商暖企“生态圈”
“五一”前夕,一场惠及200余名职工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宣讲在江苏双达泵业股份有限公司举行。靖江市公安局新桥派出所、食药环侦大队、营商办联袂登台,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围绕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专利技术、商业秘密保护等知识产权范围及司法认定标准进行了解读。
这样的宣讲,是靖江市公安局亲商暖企“百千万”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双十条”推行一年来,该局通过打造营商专员结对规上企业服务矩阵,挂钩千家重点观察企业,按需提供定制化联络服务700余家次,真正做到全市规上企业全覆盖、警企沟通联络一键通。
比如,在新扬子、新世纪两个大型船厂设立经侦警务联络站,在华晟电镀园区建立服务化工企业前哨站,直接受理案件、登记举报线索、提供法律援助,靶向排查企业风险漏洞,指导企业建立完善制度,筑牢企业经营风险“防火墙”。
全域服务
跑出便民惠企“加速度”
企业落户靖江,不仅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靖江市公安局按照“全域服务”理念,创建“1个县域政务服务‘中心’+14个街镇派出所‘综窗’+N个村(社区)警务‘触角’”的高质量便民惠企服务体系,实现公安政务服务全域覆盖。
“我们依托‘最强大脑’,畅通‘养分输送’,打通各路‘毛细血管’,以周到服务留住创业人才,用科技赋能助力安全运输,全方位守护好企业健康发展。”靖江市公安局政务服务管理大队大队长刘晓东说。
在全面建成14个综合服务窗口、16个涉企服务专窗、18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基础上,增加涉企业务“急办”“特办”服务,做到高频事项“一窗通办”,推动窗口服务迭代升级。
针对外籍人才服务,开辟“永居直通车”,营商专员上门为16家涉外企业的外籍专家提供“一对一”政策解读,协助准备申请材料,助力某高新技术企业的2名新加坡籍、马来西亚籍高管办理永居卡,获得企业负责人点赞:“靖江公安的专业服务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该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走访协调卫健、住建、金融、税务等部门为持永居卡的外籍人才量身打造永居便利化服务,实现金融信贷、医疗保障、公共交通等民生领域“一卡畅享”。
此外,靖江市公安局拓展情指行一体化“云哨”作战系统应用,实现对复杂路况、恶劣天气的实时研判提醒,用科技化交管手段保障路段畅通。截至目前,发布复杂路段绕行提示短信3万余条,恶劣天气交通管制提醒信息2.9万余条,针对驾驶员分心驾驶行为发送“点对点、即时点”提醒70322人次,运输安全系数同比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