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陈青青:以“三致”精神书写司法为民青春答卷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5月13日A05

日期:05-13
字号:
版面:第A05版:江苏法苑       上一篇    下一篇

在淮安市中级法院,有这样一群默默耕耘、坚守岗位的书记员,她们以“螺丝钉”精神扎根审判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立案庭书记员陈青青就是他们中的一位杰出代表,她凭借扎实的业务技能、优秀的工作表现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先后获得“淮安市五一劳动奖章”“全省法院书记员业务突出个人”等荣誉称号。

“细致”作风传递法律尊严

走进淮安中院立案大厅,大家总能看到陈青青接待当事人的情景。在很多当事人的印象里,陈青青热情周到、耐心细致,认真倾听诉求,积极提供帮助和指导。

今年3月,刘某因合同纠纷一案不服一审判决,到淮安中院立案大厅申请上诉。陈青青认真翻阅上诉状及判决书,询问刘某上诉主张的部分。刘某不耐烦地说:“你是故意找麻烦吧?我主张什么,你管得着吗?”听到这些带着火药味的话语,陈青青没有生气,更没有反驳,而是耐心地解释说:“我看到你自己交的诉讼费用,对比你的诉讼主张,感觉有点高,所以想帮助核查一下。”

经核查后,刘某因为对相关法律知识不了解,仅仅知道诉讼费要按照打官司的内容来制定,自己计算得出的诉讼费用高达2万元。但是经过陈青青对照相关规定进行核算,上诉费其实仅需500多元钱。

面红耳赤的刘某立刻交上了诉讼费,临走的时候面有愧色地对陈青青说:“对不起啊,姑娘,你在为我的利益考虑,我还对你那样……”陈青青仍然是一脸笑容:“没关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良好的诉讼服务为整个诉讼开了个好头,刘某积极配合法院工作,案件很快以调解结案。

“书记员工作虽不显山露水,却是审判程序合法、实体公正的关键一环。”这是陈青青经常说的一句话。近年来,她共立案2000余件,办理退费300余件,处理诉讼费缓交案件30余件,没有发生过一起错误事件。

此前,陈青青在行政庭工作了6年,在1000多起案件中担任书记员,并协助对文书进行校对、排版和送达。每一次庭审前,她都会提前仔细查阅案件卷宗,熟悉案件的基本情况、争议焦点和当事人的诉求,把认真细致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极致”标准铸就过硬本领

陈青青始终相信:“书记员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她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工作,让“精致”成为鲜明标签。她主动学习各项本领,苦练书记员技能,在多次全市法院的书记员技能竞赛中获得好成绩。

作为法官的得力助手,陈青青积极协助法官开展案件审理工作,助力案件高效办理。2020年9月21日,淮安中院开庭审理原告陈某等15人诉某区政府撤销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一案,陈青青担任书记员。

该案疑难复杂,涉及多方当事人和大量的证据材料。但是陈青青深知,越是这样的案件,越需要完整全面准确地记录下庭审的点点滴滴,作为审判的重要依据。

庭审从下午2:00持续到6:30,陈青青始终全神贯注,凭借熟练的速录技巧和对案件的深入理解,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每一个关键细节和当事人的陈述。

庭审结束后,当事人对这份36页的庭审记录进行核对时,感到无比震惊:“这么复杂的庭审,居然能记录得这么好,让我们看到了淮安法院的专业!”

“精致”服务赢得群众认可

陈青青始终牢记司法为民的宗旨,在工作中力求为当事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她常说:“司法的温度,不在条文里,而在我们对待当事人的每一个行动中。”

2024年9月17日,受害人家属万某专程从外地赶到淮安中院立案大厅申请执行。万某不仅不了解法律知识,而且不识字,也不会讲普通话,只能用带着浓厚口音的方言表达诉求。陈青青在接待的时候没有一丝厌烦,她用“猜谜语”的方式耐心解答万某的问题,甚至在短时间内熟悉了万某对“立案”“执行”等关键词语的方言发音。

在帮助万某填写申请执行材料时,陈青青发现万某带来的材料不齐,缺失了一份十分关键的证据。万某懊恼地表示,那份证据材料就放在家里,但是没有带过来。

陈青青看到万某放在一边的手机,又确认了下该份材料按照规定使用电子版也是可以的,就主动加万某的微信,叮嘱其回家后立刻线上发送。第二天,陈青青收到了万某发来的材料电子版,为其打印后顺利帮万某办理好执行申请。

陈青青在书记员的岗位上,用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态度诠释着对司法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司法为民的初心和使命,让青春之花在守护天平的事业中灼灼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