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暴联盟照亮万家灯火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5月13日A04
日期:05-13
“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日子终于有了盼头!”这是小英(化名)在“反家暴联盟”回访时说的第一句话。她的故事是常熟市沙家浜镇“幸福春来”反家暴联盟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也是基层治理中“聚焦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化解家庭矛盾纠纷”的生动实践。
聚焦家庭
“幸福春来”织密守护网
家庭暴力不仅严重损害受害者的身心健康,还破坏家庭关系和社会稳定。但是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单靠某一部门的力量,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唯有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才能有所成效。2023年,沙家浜镇综治搭建起多方链接的桥梁,联动妇联、公安、司法等多方力量,探索建立“幸福春来”反家暴联盟,加大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力度,全链条对家暴案例实施服务闭环。充分利用“反家暴”联动机制,加强数据协同共享,通过专案专档、分级预警等方式,对涉家暴家庭实施精准跟踪、上门探访和实时监督。充分发挥妇联“柔性关怀”与公安“刚性保障”的协同作用,推动婚姻家庭纠纷及时、就地化解,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使反家暴工作真正融入基层治理。
多方联动
“春来调解”寒冬化暖春
小英的案例,正是“幸福春来”反家暴联盟成功运作的意义。小英是沙家浜镇一村村民,嫁入张家后,长期遭受丈夫张某家庭暴力。张某不仅对小英施暴,还对自己的父母有过暴力行为。某日,家里再次发生暴力事件,小英选择报警,同时找到综治中心寻求帮助。综治中心接到求助后迅速启动“反家暴”联动机制,联合妇联、派出所、村委会、“和阿姨”团队、社会治理志愿者团队等共同介入调解。村书记、妇女主任等多次上门与张某及其家人沟通,试图化解矛盾。尽管张某起初不愿配合调解,但最终在家人的劝说下,同意前往女方家中,希望通过协商缓和夫妻关系。
然而,调解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张某在女方家中再次与家人发生肢体冲突事件,导致调解陷入僵局。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幸福春来”反家暴联盟并未放弃,调解员发现夫妻双方仍有一定的情感基础,并对孩子共同关爱,于是以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为突破口,推动调解工作。最终,张某深刻认识到家暴行为的严重性,承诺在家人和亲友的督促下尽快找到工作,用实际行动改变现状。同时,调解团队安排孩子尽快回本地就学,帮助其恢复正常学业生活。
精准施策
“三色管理”防患于未然
“幸福春来”反家暴联盟通过三色管理机制,将涉家暴家庭分为“红、橙、蓝”三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频率的回访和干预措施。红色预警家庭需要每周回访,橙色预警家庭每月回访一次,蓝色预警家庭则不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和普法宣传。
小英是“橙色”管理对象,这意味着每月一次的回访和持续的关注。在回访过程中,调解员发现张某的家庭暴力行为与其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针对这一情况,调解团队从张某的心理出发,以拉家常的方式讲述周边案例,引导其树立责任感,认识到作为丈夫、儿子和父亲的角色重要性。在团队的努力下,张某的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在第二个月回访时,他表示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能够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小英的故事只是沙家浜镇反家暴联盟工作的一个缩影。三年以来,“幸福春来”反家暴联盟成功调解了家庭暴力案件150多起,帮助许多家庭走出阴影,重新找回和谐与幸福。
(马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