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昆山高新区创新构建“1+4+5+N”协同治理新格局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5月13日A01

日期:05-13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老马是咱们社区的调解之星,上个月把困扰小区半年的物业纠纷给解决了,现在大伙儿有事都爱找他主持公道。”“多亏劳动争议调委会的小刘及时介入,帮我讨回了血汗钱。”提起昆山高新区的调解队伍,辖区居民纷纷点赞。

近年来,昆山高新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打造“1+4+5+N”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推动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多元化解“大格局”。

织密全域调解网络

构建专业解纷体系

“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工作。”昆山高新区依托区级矛调中心,目前已实现村(社区)调解组织全覆盖。行政村、社区积极吸纳“三官两师一员”队伍、网格员、志愿者、五老等力量加入基层调解队伍,为群众提供咨询、调解服务,确保多数纠纷化解在基层。

基于基层矛盾类型日趋多元,全区已建成劳动争议、房产物业、退役军人等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在新乐村,物业纠纷调委会顺利化解了持续半年的停车位纠纷,让居民重绽笑颜。“过去这类纠纷不知道找谁处理,现在通过物业纠纷调委会快速介入,绝大多数纠纷都能顺利化解。”2024年,全区各专业调委会已成功化解行业纠纷5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9%。

创新联动响应机制

打造纠纷化解快道

“感谢你们,要不是你们介入调解,我这工伤赔偿不知道要拖多久!”农民工李师傅握着调解员的手连声道谢。面对建筑公司、劳务分包方和包工头三方推诿,医疗费无着落的困境,正是“规建+人社+司法”三部门联合调解机制,让这起涉及多方主体的工伤赔偿纠纷驶入化解“快车道”。

得益于“1+4+5+N”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昆山高新区充分依托网格化治理架构,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全覆盖、无死角。一旦发现纠纷,司法所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处置,并联合派出所、人社等相关部门查清事实、固定关键证据,情理法结合形成调处方案,立足专业角度促成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对于部分主体责任难以界定、潜在极端维权趋势等复杂情形,积极召开调解协调会,实时跟进进度、调整对策,及时联动预警相关部门齐稳控,避免纠纷化解过程“挂空档”。

淬炼多维赋能体系

锻造专业调解劲旅

“这次培训教的纠纷化解沟通技巧太实用了!”刚参加完调解培训班的90后调解员小陈表示。昆山高新区建立“理论教学+案例研讨+实战演练”三维培训体系,定期邀请专业律师、资深调解员等专家进行“线上+线下”专题授课、案例分析等,并积极指导调解员开展经验交流分享,有效提升了调解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高新区坚持将调解员队伍建设作为提升人民调解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优化调解员队伍结构。注重选聘具有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专职人民调解员,着力打造规范化调解队伍。同时,积极落实分类分级培训,根据辖区多发共性的矛盾纠纷和产业特点,联合各个领域的行业专家组建培训教研团,精准研判行业矛盾化解方案,实时更新培训菜单。

站在新起点,昆山高新区完善“1+4+5+N”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推动调解组织从“单兵作战”转向“集团作战”,解纷力量从“物理相加”实现“化学相融”,不断提高调解工作效能,迸发基层治理乘法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