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公安推出智能报案机器人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5月12日A02
日期:05-12
本报讯(记者 尤莉 通讯员 郁智多)近日,家住苏州市吴中区城南街道的李女士一觉醒来发现电动自行车被盗,报警后她通过扫码登录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报案小程序,在打车上班途中便完成了报案陈述的制作提交。
南区派出所后台实时查收该报案信息,通过调取周边监控迅速锁定嫌疑人,两小时内即人赃并获。当天中午,李女士前往南区派出所当面核对报案材料并签字捺印,取回了被盗的电动自行车。
据南区派出所副所长朱玮佳介绍:“我们派出所的日均接警量在百起以上,每天值班至少要做15份报案笔录,自从有了智能报案机器人,极大地缓解了做笔录的压力,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侦办案件。”
这一高效流程的背后,是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创新研发的“智能报案机器人”在发挥作用——群众报警实时响应、智能系统全程引导、案件信息同步研判,真正实现了“报案在早、破案在快”。“过去,群众到派出所报案需经历人工询问、手工录入、反复核对等流程,平均耗时1小时,群众体验差,警力资源也被大量占用。必须用技术手段为群众‘跑腿’,为警务工作‘减负增效’。”分局法制大队副大队长葛军说。
今年初,分局法制大队联合技术团队启动“数字战警”计划,以AI大模型、语音识别等核心技术为支撑,在吴中分局南区派出所试点推出“智能报案机器人”,将报案流程从“人工主导”转变为“智能引导”,打造基层警务数智化转型新模式。
据统计,自运行以来,南区派出所通过智能报案机器人日均完成报案陈述材料10余份,群众单次报案时间平均缩短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