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大江畔 法润民心间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5月09日A04
						
							
日期:05-09
							
							
						
					 
					
						
							
                               
    
    
    
    
    
    本报记者 陈坚
    本报通讯员 陈婷 陈妍
    南通开发区法院江海人民法庭自2024年4月成立以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法治通江海、天平架心桥”党建品牌,以“如我在诉”的理念全方位做优司法服务,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绘就了一幅“小法庭服务大民生”的动人画卷。
    简案快审,让公平正义“提速快跑”
    “219户业主的违约金纠纷,45天全部调解结案,多亏法庭的‘要素式调解’!”某小区业主代表的感慨,道出了江海法庭“繁简分流”的高效秘诀。在该219户业主诉某开发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系列案件中,该法庭创新“示范性调解”机制,选取9件典型案件先行调解,形成标准化协议模板,最终促成全部案件批量化解。
    江海法庭创新“类型化分案+要素式审理+示范裁判”模式:将交通事故、金融借款等案件提炼12类关键要素,简化无争议事实;对商品房预售、物业纠纷等群体性案件,选取典型案例打造“示范判决”,带动批量案件“一键化解”。一年来,法庭审结各类案件1783件,调解率达52.61%,简易程序适用率达91.76%,平均审理天数仅38天,小额诉讼程序结案周期压缩至25天,审结多项质效指标领跑全市34个人民法庭,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正义速递”。
    科技赋能更让司法插上“智慧翅膀”,法庭全流程无纸化办案系统让卷宗“一键流转”,电子送达成功率达 81%,支云庭审系统实现“云端开庭”,“无书记员庭审”模式释放更多力量投入解纷攻坚。
    服务大局,守护企业发展“前进航向”
    “辛苦你们亲自过来,为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这下红枫节可以如期举办了!”苏州某景区负责人如释重负,言语中满是感激之情。某技术公司因拖欠质保金被设备方起诉,承办人洞察到公司账户被冻结将影响景区重大活动,多次往返南通苏州两地调解,促成原告同意暂缓执行、被告分期履行,不仅解冻账户保障景区红枫节活动如期举办,更促成双方达成长期合作意向。案件化解后,企业送来的书法作品“用专业化解矛盾,以真情感动你我”成为江海法庭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对于企业间的“疑难杂症”,江海法庭处处展现“柔性智慧”,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审慎采取保全措施;向苏锡通园区发送司法建议书,推动劳动争议前端化解,保护企业及职工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生产秩序和社会秩序;开展“送法进企业”普法宣讲20余次,发送《法律风险提示函》,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
    多元解纷,编织基层治理“和合之网”
    一起“楼上漏水楼下遭殃”的邻里纠纷,曾让钱某与陆某对簿公堂。江海法庭挂钩片区法官联合社区调解员、网格员,带领水电维修工现场勘查,释法析理促成当庭赔付5000元。这是江海法庭构建“网格员排查+法官指导+调解员化解”三车道解纷模式的缩影。一年来,14名人民调解员在法官指导下诉前化解纠纷1482件,司法确认案件317件,将大量矛盾化解在源头。
    为精准对接社会治理工作需要以及新市民群体的司法需求,南通开发区法院依托江海法庭设立新市民中心周末法庭,将巡回审判从“工作日”延伸至“休息日”,让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真正“适配”新市民的工作、生活节奏。目前累计接待群众300余人次,被亲切称为“不打烊的法治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