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小院”来了驻村法官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5月09日A03
						
							
日期:05-09
							
							
						
					 
					
						
							
                               
    
    本报通讯员 伍晓伟 郑加晨 本报记者 翟敏
    暮春时节柳絮飞舞,在金湖县金北街道新港村“村民议事小院”里,金湖县法院法官雷爱红正在巡回审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75岁的张老汉共生育4个子女。大儿子和二儿子成家立业后,张老汉夫妇随三儿子和小女儿生活。后来三儿子和小女儿相继娶亲和外嫁,老两口也慢慢变老,丧失了劳动能力,需要子女接济赡养,商量着每家每月分摊500元。但老大和老二认为父母一直偏袒老三,不愿给付赡养费,父子因此争吵不休,张老汉一气之下将子女告上法庭。
    “修复亲情关系远比一纸判决书更加重要。”矛盾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误解与无奈。作为新港村的挂点法官雷爱红,她决定先行开展调解工作,于是把一家人约至村里的“村民议事小院”。
    望着小院不远处那棵郁郁葱葱的柳树,曾获评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的雷爱红心中顿生灵感。她指着柳树轻声道:“没有根深蒂固,哪来枝繁叶茂。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父母好比是树根,儿女则为树枝,没有父母任劳任怨的供养,哪有儿女的成长和幸福……”雷爱红一番指树育人的说教,让四兄妹面红耳赤低头不语。
    兄妹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敞开心扉沟通,主动向父母赔礼认错。最终各方对赡养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张老汉随即申请撤回对儿女的诉讼,一家人欢欢喜喜离开了议事小院。